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A4腰”不过是一场围观

2016-03-19 10:45:23 来源:广州日报

评论

薛世君(媒体评论员)

网络上从来都不缺少噱头和谈资,最新的一例就是“A4腰”。“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之类的晒身材行动已经out了,近日一夜之间引爆“晒照潮流”的,便是这“A4腰”的网络狂欢。一张A4纸遮住纤纤细腰,在各自朋友圈刷屏,大有满屏“楚腰纤细掌中轻”的架势,让很多“A3腰”人士艳羡不已,也勾起了很多人的参与欲,大家纷纷被携裹进这个莫名其妙的潮流中。

尽管“A4腰”的源头何在无可稽考,但愈演愈烈的传播态势却是有目共睹的。对此,有人指责这是用“以瘦为美”扭曲审美观,也有人断言这背后定有网络推手的策划力量,还有学者分析说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对信息的夸张和放大。

几年前,当“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突然爆红网络的时候,也是这么的莫名其妙,同样也引起了一众人士群起议论——有人看到了对儿时温情的回忆,有人看到了网民被挤压的幽默感,社会学家说这是网民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心理学家说这是一种“温情的欢呼”,文化学家说这是网友们在虚拟世界寻找现实社会中短缺的公共空间……事后发现,这不过是一家传媒公司为抬高一款游戏的人气而进行的策划,据说“动用网络营销从业人员8百余人,注册ID2万余,回复10万余”。

“贾君鹏”绝非孤例,从莫名爆红的李毅吧,到放狠话的“叶良辰”,从韩寒微博上只说一个“喂”字就引来数万条评论和转发,到王思聪随便一条微博就能引发粉丝千奇百怪的评论留言,从那件引发“蓝色+黑色”还是“金色+白色”之争的衣服,到“反手摸肚脐”、“A4腰”这样的跟风晒照,这些网络现象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空洞无聊的话题本身和莫名其妙的火爆喧嚣。对于那种严肃话题、正经谈资,反而引不起关注、激不起共鸣,难怪现在绯闻比新闻受关注,恶搞比经典更流行。

“A4腰”是怎么走红的?背后或许真有网络推手的力量,也可能跟互联网传播的夸张效应有关,但万众参与的场面,恐怕还是跟特定的国民心态脱不了干系。在鲁迅先生笔下,中国人向来爱凑热闹,看得多了,也就麻木了,他把国人的“围观”传统写得入木三分。只不过尴尬的是,恐怕“围观”的习惯至今延绵不绝,而且因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更便于“围观”,也就有愈演愈烈之势。有时候,一群无聊的人,无聊地讨论着无聊的话题,又有更多无聊的人去凑热闹,也就形成一种蔚为壮观的“围观效应”,一个压根就没什么实质内容的无聊话题,却可以借此迅速蹿红,进而引发很多“有聊”的、一本正经的“过度阐释”。“A4腰”是这样,以往种种类似事件也是这样。

滑稽的是,大家居然还能从这种“围观效应”中各取所需。当事人提高了知名度,网络推手攫取了利益,网友通过“围观”排解了寂寞无聊、满足了窥私欲,置身事外的人则可以欣赏到一幕幕活剧,就好像大家彼此心知肚明似的,只等着这把火烧起来以后来一次“分赃”。不过也有人没那么默契。比如,针对“A4腰”的行为,有专家就对减肥瘦腰的女性一本正经地说,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不吃或吃得过少对女性身体有很大的影响,这就有点“入戏”过深了,对这样的参与者,笔者倒想规劝一句:“围观”而已,何必执着?

按照惯例,“A4腰”毫无疑问很快会昙花一现,如凋谢的花瓣一样随风飘散,但是更加毫无疑问的是,很快还会有下一个“接棒者”“重蹈覆辙”,因为网络社会强大的“围观”基因还在嘛。摸完肚脐晒了腰,下一次该“围观”点什么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