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创业板公司千亿市值愿景摸底:只是口号目标

2017-06-22 08:58:0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

对于千亿市值这种资本市场的庞然大物,创业板的一些上市公司并不认为高不可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公开资料统计发现,至少有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提出打造千亿市值目标,但其中如润和软件(300339.SZ),截至6月20日收盘的市值仅为93.38亿元。

而目前A股65家市值千亿以上的上市公司中,除了早前吸收合并大华农(300186.SZ)而成为巨无霸的温氏股份(300498.SZ),还没有一家创业板公司的市值达到千亿,并且包括温氏股份在内的市值超500亿元的创业板公司,只为6家。

“公司5年市值达到千亿的目标好像是2015年提出来的,按当时的市场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润和软件有关人士6月20日下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现在市场处于这样一种情况,并不一定能保证。”

没有执行方案

千亿市值的目标,易事特(300376.SZ)的计划是在2025年实现,这比大部分提出这一目标的创业板公司都要长远。

“这是董事长提出的愿景,没有具体的执行方案。”易事特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果要说怎么实现,只能是扎扎实实做好每年的经营计划。”

截至今年6月20日收盘,易事特的市值为214.59亿元,与2016年3月10日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思模向投资者公开这一目标时相比,市值增长了逾80亿元。

与易事特提出千亿目标后市值强劲增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更多提出这一目标的创业板公司的市值皆不升反降。

典型如华谊兄弟(300027.SZ),其董事长王中军曾在2015年4月放言“千亿市值的目标应该很快就会实现。”但其市值随后却从最高位的885亿元缩水至如今的229.62亿元,并且公司业绩随之下降,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剧降126.06%,出现6841.51万元的亏损,成为“千亿市值”的嘲笑对象。

“千亿市值是当时的一个愿景,但二级市场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华谊兄弟工作人员如此解释,“公司肯定会努力提高经营效益,这两年是我们的储备期和制作大年,有很多优质的电影项目都在制作过程当中,档期会在2017年到2020年逐步上映,相信运营会越来越好,但股价会怎么走不好说。”

曾经登上千亿市值宝座的乐视网(300104.SZ)和东方财富(300059.SZ),目前市值分别降至610.53亿元与525.1亿元,并且这两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去年的业绩均出现了负增长。

但以乐视网和东方财富在2015年突破千亿市值的时间节点来看,当年的净利润皆大幅增长,其中乐视网实现净利润57302.72万元,同比增长57.41%;东方财富实现净利润184857.12万元,同比增长1015.45%。

“即使是高估值的创业板,千亿市值目标的基础也要足够规模的净利润支撑,光靠画饼无法持续。”福建一位私募投资总监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市值1221.48亿元的温氏股份,2016年的净利润就达到1178987.93万元。

不过,前述润和软件有关人士表示,业绩跟市值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必然的,因为市场每个时期追逐的热点和关注的方向不一样,“2015年我们的利润不到现在的一半,但现在的市值却连那时候的一半都没有,这东西完全没有逻辑可讲。”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