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中国决意争做全球减排“模范生”

2015-12-14 11:39:47 来源:北京青年报

评论

巴黎时间12日19点26分,被国际舆论形容为“拯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巴黎协定》终于获得通过。在此前的十几天中,19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为各自该承担多大的减排义务和责任,经历了足以令人窒息的讨价还价,《巴黎协定》方得出世。

《巴黎协定》涵盖了全球一致减排的目标、措施、资金补偿、技术援助、透明减排、减排核查等29大类内容。相较于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2007年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以及2009年诞生的《哥本哈根议定书》的有名无实,这一回的《巴黎协定》的确有不少干货。

其中,最大干货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发达国家(主要指美国与欧盟)承诺从2020年始,每年为欠发达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减排拨款支持;二是从2025年起该笔年度拨款的数量还将有所增加;三是从2023年起每五年对各国落实全球减排行动的成果进行一次审核。正因为这些都被写进了《巴黎协定》,各国普遍对《巴黎协定》持欢迎态度,联合国及法国则将《巴黎协定》的最终通过,视为各自今年最能拿出手的政绩加以宣扬。

然而,指望发达国家掏钱用于欠发达国家减排着实不易。减排对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旨在明显节制其国民奢侈而高能耗的生活劣习。而对于广大欠发达国家而言,则重在帮助它们改变落后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达国家不肯对后者提供真金白银,恰恰是过去20余年全球一致减排行动一拖再拖的根本症结之所在,也是《巴黎协定》最值得期待之处。只是,美欧在《巴黎协定》中所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的资金无偿“转移支付”,真能得到兑现吗? 过往的事实令世界的担心并非多余。

然而,在最多只可谨慎乐观的全球减排氛围下,一向言必行、行必果的中国,却已铁了心要做全球减排的“模范生”。全球一致减排固然最好,但对中国而言,就算没有《巴黎协定》之约束,中国的减排步伐也不会减速而只会越走越快,越走越扎实。这得益于两大“中国新特质”:其一,“十二五”减排实绩已令中国信心大增。“十二五”之初,中国宣布5年单位产值减排降17%,非但国外无人相信,连国内亦是嘘声四起。可是,截至今年上半年,5年减排目标还真被提前实现。巴黎气候大会,中国由以往的被“谴责对象”翻身为被“赞誉对象”,那是靠实绩说话的必然结果。其二,在政府与市场、官方与民间,保护大气环境已形成空前共识。换个角度讲,过去是世界逼中国减排,如今是中国主动实施减排。今年6月底,李克强总理在巴黎宣布,中国已主动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文件》,承诺在2016年至2030年间,平均每年投入2.6万亿元人民币用于主动减排,以确保2030年时单位产值碳排放比2005年削减65%。

15年累计投入40万亿元人民币用于减排,政府会否放空炮?这要看具体的减排乃至广义的环境治理,是受单一目标还是复合目标牵引。上世纪九十年代苏州河上海市区段治理,属单打一的污水治理,费时费力收效甚微。进入新世纪后,苏州河河与岸搞捆绑型的开发式治理,不到5年“河岸经济”就成了苏州河新名片。此番,国家平均每年安排2.6万亿元人民币用作减排投入,亦不是直接用来减排,而是绝大部分用于绿色能源、建材、建筑、汽车及各类绿色生产设备和生活用品的开发与生产,应用与推广。

眼下及未来数十年间,无论狭义的环保产业还是广义的绿色产业,都系市场利润较高的朝阳产业,每年2.6万亿元之投入,财政资金最多只需搭块跳板作个引领,市场自会充分发挥筹融资功能,携各路资本向“绿色”奔去。可见,减排对于中国,与其说是最终目的,不如说是践行绿色发展必然伴生的边际收益。一言以蔽之,中国的减排,已不是消耗性投入而是产出型投入。所以,决意争当减排“模范生”,可不是只为了彰显大国之责任。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