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工程北米李冰:用纯胚活米改变中国餐桌

2017-06-29 16:34:13 来源:大河网

评论

作为科学家的李冰和作为CEO的李冰似乎并无差别,仍然极具实验室精神,务实,严谨,专注,或者用他自己的话解释,那种经多年科学实验训练出来的东西已深入骨髓。

但因为创建工程北米,因为要做中国最好的胚芽米,他原先以教室—实验室—实验基地为运动轨迹的安静环境,被打破。他开始需要去参加展会、见投资方、甚至给生产车间制定生产任务,研究市场策略……这次,他在纯实验室科研之外所开辟的道路,会抵达多远?

“40年前,袁隆平教授实现了让中国人吃饱,40年后,‘让中国人吃好’是所有科技工作者新的梦想。”李冰谈起自己的终极梦想。

工程北米CEO李冰

中国人吃米饭的传统可追溯到7000年以前。野生水稻的驯化发生在一万年前的中国长江流域。如今,水稻种植最北到达中国的黑龙江省,最南在赤道上。

地域的差别,决定着水稻的品质。而技术的更迭,则指向大米的消费升级。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吃到最好的大米。

“稻米碾掉谷壳,就是咱常说的糙米,口感不好。再去掉表皮,保留胚芽,就是胚芽米。如果再去掉胚芽,就是咱市场上常见的精白米”、“胚芽米是最好的,重量只有一厘米的3%,却占66%的营养。它有活性,适宜条件下能发芽,是一种会呼吸的米。”

2017年初夏,在第十七届“中国哈尔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哈尔滨工程北米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号人物、总经理李冰,向围拢到自家展位的参观者一遍遍介绍胚芽米。“咱去市场上买青菜买海鲜,都知道要买新鲜的、活的,其实大米也一样。”

此时,距离他自己第一次听说“胚芽米”,已经过去六年时间。

博士创业

六年前,这个性情耿直的东北人,还只有一种职业身份: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研究所的工学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后,他一直主攻船舶自动化控制的课题研究,做的是军工领域的事。

2010年,机缘巧合下,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找到李冰,让他帮忙完成水稻育秧机、水稻播种机、钵育摆栽机等一系列农机改造。

李冰后来回忆说,那是一段“天天聊水稻和大米的日子”。不久,通过另一次偶然机会,他第一次见到胚芽米的加工过程,随即迷上这种会发芽的大米。通过胚芽米创业的念头,也开始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当时,困境一目了然。李冰首先发现一些大米加工厂的人,对胚芽米一无所知,“100个米厂有99个都不知道”。

在线上,即便是凭着“双十一”大红大紫的淘宝,搜索“胚芽米”也是一片空白。周边一些懂投资的朋友给李冰的建议是:你这个创业项目太超前,容易变成“先烈”。

但李冰决定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任何经费来源,拿着自己的积蓄,他开始进行技术研发,尝试生产自己的胚芽米。“日本的标准是看留胚率。比如说,生产出100颗胚芽米,就数一数有多少颗还有胚芽,如果有90粒,那留胚率就是90%。”

李冰觉得有点不对劲,或者说,不够劲。“我觉得应该有两个判断标准。一个是留胚率,一个是完整度。就是加工出来的米,不仅要留有胚芽,胚芽还要完整。因为只有完整,它才能发芽,才是活米。”

留胚率95%

带着中国人的自尊心,凭着对自动化技术的掌握,李冰一头扎进实验室里,一套又一套地研发自己的设备。每天朝七晚十一的工作状态,从2012年一直持续到2013年。

期间,他遇过的困难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紧缺、场地迁移、团队磨合……就像一些普遍流传的创业故事那样,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差一点卖掉了自己的房子。

时至2015年,在攻克多个技术难关后,李冰和他的工程北米团队,另辟蹊径地研发出一套新的胚芽米研磨工艺和设备,第一次实现“分层碾压和全角度切割”。

“就是在磨米的时候,我能控制米的运动姿态,让它最大限度保留胚芽。”李冰介绍说,经过权威检测,用工程北米的设备生产的胚芽米,留胚率和完整度都能达到95%。这一数据远远超过留胚率80%的日本标准。

2015年,李冰和他的团队,以第一台完整形态的胚芽米精磨机,拿到四项国家专利,其中包括一项发明专利。2016年10月15日,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出席哈尔滨工程大学创业服务联盟签约仪式现场,为工程北米揭牌。

也是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业发展的目标之一,便是“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

这份《意见》更上层的背景,是诞生于1999年,在2009年被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智慧农业”概念。

让中国人吃好

李冰坚信,时至2017年,中国农业和农产品的自我升级,已经到达临界点,工程北米的胚芽米,以及生产胚芽米的活米精控系统,有机会掀起一场中国人的“餐桌革命”。他将自己的产品命名为“纯胚活米”,并趁势推向市场,目前已经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厦门等多个城市拥有合作伙伴。

工程北米在起跑线上,其实有先天优势。他们的“纯胚活米”,选用的原料来自松嫩平原南端的五常县。那里的稻作区三面环山、日照充足、土壤肥沃,长久以来被视作中国最好的大米产地。

工程北米的博士们,带着“水、土、种植、种子”等严苛标准,考察过五常多个地区的稻田,最终决定与当地农民共建稻谷合作社,实施稻源标准化管理。

有意无意间,李冰这个工科博士站在了消费升级时代的最前沿,这是当下中国经济领域里最热门的话题。他本人的心态也在发生转变。“以前刚创业时,一听说哪家推出了胚芽米,我就特别紧张,希望全国只有我独家。现在反过来,我觉得这个市场需要大家一起来培育,一起做大。”

“吃,是一件认真而幸福的事,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中国人吃得更好。”在实验室,在哈尔滨的博览会,在许多个公开场合,李冰一直在反复陈述这个愿望。这个盛夏七月,他将和团队一起,在上海举行工程北米的新品发布会,以更靠近梦想一步。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