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股IPO >

IPO常态化降低时间成本

2017-03-03 11:02:5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评论

1.曾经IPO时间成本高居不下也对区域融资能力造成了影响。

2.IPO企业本身的规范程度也对企业上市的时间有着不小的影响。这也是造成企业IPO审核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3.自2016年11月以来,证监会力推的IPO发行常态化将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企业上市时间成本。

谈及IPO,时间成本一直是企业在上市阶段最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个漫长的上市过程中,一些企业就此掉队。IPO时间成本高居不下也对区域融资能力造成了影响。

IPO审核节奏曾经历多个波折。2012年11月开始了为期14个月的IPO暂停,随后在2014年初重启。之后,在一波牛市的推动下,2015年上半年审核进度加快,但随着股市的剧烈波动,2015年下半年新股再次暂停发行,尽管当年年底即恢复发行但节奏较慢,直到2016年下半年审核进度才步入常态化。

除了IPO审核节奏的变化,IPO企业本身的规范程度也对企业上市的时间有着不小的影响。这也是造成企业IPO审核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企业规范程度不同,因此反馈次数和反馈问题的解决时长存在较大差异,有不少企业在审核期间出现了各种问题造成上市延误,比如在商标技术存在纠纷诉讼、发生性质较严重的违法行为、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发生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被媒体记者举报、经营业绩发生较大波动、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存在异常等问题,这些问题未必会对企业造成实质性障碍,但是容易拖慢企业上市进度。

另外,企业和中介机构的配合程度也同企业IPO时间有一定关联性。在IPO申报、年报更新、反馈回复和上会的整个过程,中介机构需要出具各种申报文件,需要企业配合提供各种底稿和统计数据,中介机构的效率素质、企业的配合程度一方面影响IPO流程完成的快慢,另一方面对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2016年9月9日,证监会发布的《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也对部分企业降低IPO时间成本带来变量。

证监会表示,“对注册地和主要生产经营地均在贫困地区且开展生产经营满三年、缴纳所得税满三年的企业,或者注册地在贫困地区、最近一年在贫困地区缴纳所得税不低于2000万元且承诺上市后三年内不变更注册地的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

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IPO时间最短的三家企业均为贫困县项目,其中安徽集友新材料仅用224天即走完全部IPO流程成功发行。

综上所述,21世纪资本研究院根据数据与调查总结,IPO发审节奏政策的变化仍是企业上市时间成本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自2016年11月以来,证监会力推的IPO发行常态化将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企业上市时间成本。

从核发批文的速度来看,2017年以来,除了在过年期间有两周没有核发批文外,证监会基本以每周核发一批次IPO批文(每批次10-14家)的速度核发了6批次批文。

2017年以来,IPO发行提速。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2日,今年已有88家企业成功IPO,占去年成功发行IPO数量逾30%。这其中2017年以来IPO发行成功的88家企业从IPO申请被受理到完成上市发行,平均耗时770.65天,约合2.1年。尽管相比2016年的2.2年虽然有所减少但幅度并不明显。但随着IPO常态化发行,将会逐渐消化此前经历过数次IPO暂停的企业,IPO时间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近三年IPO审核已经出现过两次暂停,合计近20个月,占总时间的比例接近33%。)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认为,企业IPO单位时间的缩短意味着更多的企业可以单位时间内完成IPO,在未来的趋势中,IPO发行常态化将提高区域融资能力。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