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股IPO >

香港IPO市场趋妖魔化 金发局定位形同虚设

2016-10-24 11:08:44 来源:腾讯证券

评论

香港新股集资额一向位居世界前列,但有“红筹之父”之称的上市公司商会主席梁伯韬却直指只是“表面风光”,香港集资功能正在弱化,部分国企新股根本未引起真正市场兴趣,只是由“自己友围飞上市”,定价被扭曲,上市后无成交,导致港股出现所谓“孤儿股”,更批评当局对问题“视而不见”!

香港IPO市场妖化

梁伯韬接受专访时指,虽然香港新股集资额年年跻身全球前列,但集资功能却在下降,部分国企的基础投资者比例高达8成。他说:“基投其实系由我搞出来,当年红筹股初上市,因投资者不明白新产品,我便找来香港大孖沙做基投,散户见大孖沙入飞,开始留意红筹。那时是完全按市场行为,大孖沙见定价合理才入飞,当禁售期完结后,若股价适合,大孖沙便会沽出。”

“近年市况不佳,国企引入基投并非按市场行为,只是企业的上下游公司拍心口、国家队抬上来(上市),无论海外及香港的投资者都信心不足。恶性循环下,企业上市后,机构投资者都不会买入,持有的又不想蚀不会卖,造成没有成交。投行又好现实,如上市后没成交,不会投放资源做研究报告,最终导致市场出现孤儿股、僵尸股!”

“再看上市的包销团,以前很多时是大行、外资,但现在都是知名度不太高的证券行,因可替企业引入基投、甚至借埋钱给基投。承销团边个搞到基投,就有上市费用,外资投行因没有基投客源,加上2008年后外国的法规愈来愈严,如客户不明来历或要借钱等,外资投行的合规部门都不会批,外资行变相系白做没有上市费用,竞争力愈来愈差,所以2006年我都离开投行界!”

倡引导发行人及包销商

对于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早前指,基投组成完全由市场组成,不认为是一个问题。梁伯韬就表示,并非外资或中资基投的问题,主要乃基投是否真正机构投资者。他指自己不是反对基投,也非歧视中资,只是关注引入基投的过程及手段、以及定价是否反映市场,有否扭曲市场价格。

他不认为要规管基投或从上市规则作出限制,“这并非违法,系市场问题,应从发行人及包销商入手,它们需了解长远的问题、包销商的责任。包销商不是讨好个客、搞完上市就算,这等如系害咗个客,花钱上市,但上了市等如没上市,包销商要同个客讲真话!”

老千股增因执法不够严

虽然他不认为香港的“老千股”比其他主要市场或中国多,但认为近年多了“老千股”是因执法不够严厉,所谓“猫眼困,鼠辈横行”,加上内地很多资金落来香港,内地投资者爱跟风,但得到的讯息却不对称,容易“任人鱼肉”。

香港继失落阿里巴巴这家科网龙头上市后,最近连传统餐饮企业龙头也赴美上市。中国最大独立餐饮企业百胜中国已经决定于今年十一月在纽约上市。上市公司商会主席梁伯韬表示,“不只新经济,这些传统经济,又服务中国市场,香港都输美国?”,坦言关注企业逐渐流回美国上市的现象。

港集资功能退化 金发局定位形同虚设

梁伯韬指出,香港当年几经转折,才奠定大型国企在港而非美国上市的地位,但现时竟然有企业逐渐流回去美国上市的情况,直指香港市场发展很落后,“自从九二、九三年红筹、国企上市后,多年来没有引入新品种,如新经济企业上市,中国转型升级,但香港未跟得上,香港市场只服务国企、旧经济。”

他更批评,香港是因:“太自满”才将阿里“拱手相让”予美国上市,“当局认为只是失去一家企业上市,但香港不是失去一只阿里那么简单,阿里每日成交等如香港整体两成!”

他特别指出,“究竟边个机构负责市场发展?现时不是太清楚。金发局属咨询机构,做了报告都没有用,等于形同虚设,必须要搞清楚金发局角色。一系将金发局升格,否则就废除,但如金发局不做,财库局做(市场发展)。”

上市架构须全面检讨

梁伯韬认为,上市架构要作全面检讨,如上市委员会是否有利益冲突。

对于上市委员的任期,他认为不该设限,“金发局建议改为两年任期,我觉得太短,如有人做得好,不应设限六年,相反,如有人系挂名、投入时间不多,应尽快换出。”同时,港交所董事局的企业管治需要检讨。

梁伯韬又指出,创业板检讨及新板讨论有迫切性,若要等上市架构改革有结论才启动咨询,对市场不利,“(上市改革)不知搞到什么时候?好多事情要先研究”。

但他认为,解决壳股“爆升”等问题,未必要修改上市规则,可加强执法;针对股权集中问题,也可规定市值小的公司要作公开发售。(腾讯证券综合香港东方日报报道)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