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两会好声音】托起明天的希望 从“教育公平”开始

2016-03-11 10:35:26 来源:吉林广播网

评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这样的表述释放出我国将更加注重“教育公平”的信号,同时也受到了驻我省政协委员的广泛关注。请听吉林台全媒体记者朱冠英、贾玉琢、姬楠从北京发回的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涛非常关注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也曾多次到我省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进行调研。她觉得,把城市里更加优越的师资力量和教育经费投入向这些地方倾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直接的做法。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合理的规划目标:

就形成一个对接的网络,人的网络,教育资源的网络,或者真正的互联网的网络,这些东西你不把它真正的合理配置的话,你很难说我们国家的教育均衡真正得到落实。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孙丰月在仔细阅读了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对我国目前的初级教育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教师资源同样是决定教育是否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实现教师资源的有效流动,将极大改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

对于每一次流动,要额外地加补贴和补助,类似于出差性质。把教师的流动让他合理地流动起来。我想中小学的初级教育里面的不公平可能会更好一些。

作为从事职业教育的政协委员,秦和认为,要实现教育公平,不能缺少职业教育这个关键力量。

我们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所需的各级各类教育,满足的意思就是一定要提供好的教育,好的毕业生。比如从中职、高职,这样往上走,还有应用型、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等等,动思想和动手能力双强的学生和未来的接班人,我觉得国家最需要。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