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一个儿科医生平均服务2000孩子 看国外儿科也遇“医生荒”

2016-01-26 13:20:09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1月2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闻》报道,今年起,我国实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孩子可以多生了,却要面对一个尴尬现实:儿科医生数量逐年下降。《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近5年,我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下降到10万,平均每1千名儿童仅有0.43位儿科医生,与全国平均每千人配备2.06名医师的水平相比相去甚远。

一算就清楚了,现在一个儿科医生平均要服务两千个孩子。如何破解“儿科医生荒”呢?目前,国家正准备扩大儿科专业本科生的招生规模。有专家甚至建议:实施临床医学儿科方向的本科免费培养计划,享受免费培养的儿科专业学生,签署定向就业协议,承诺毕业后到基层服务。

那么,其他国家儿科情况如何?是否也出现儿科或者其他科室的“医生荒”?

《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称,在澳大利亚,婴幼儿生了小毛病,是不会直接去找儿科医生的。

胡方说,在澳大利亚每个社区的社区中心,都会有一些小型诊所或社区医疗中心,坐班的是澳大利亚普通患者最常面对的“全科医生”,也叫家庭医生。一般,澳大利亚人都会固定跟着某个家庭医生,头痛、发烧等,都会让家庭医生来诊断。跟得久了,医生对你知根知底,自然更有利于诊治。一般只有家庭医生无法判断或需要进一步治疗时,家庭医生才会开具转借信,凭转借信见到某一方面的专业医生。如果是孩子的话,家庭医生就会转借到专业的儿科医生那儿去。

在澳大利亚有一种情况可以不需要社区医生的介绍信,那就是出现紧急严重的病症,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直奔儿科医院挂号急诊。所以,儿科医生和澳大利亚其他专业医生一样,每天面对的不是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就是突发急诊,肩膀上的担子一点都不轻。

医生在澳大利亚是收入高又受人尊敬的职业,儿科医生的薪酬甚至更高一筹。可以说,从来就不缺少跃跃欲试想要加入者,但是,儿科医生仍然是澳大利亚最为紧缺的职业之一。这是为什么呢?

胡方认为,对医科生的培养,促进更多人学习医科专业,这一点在澳大利亚根本不需要政府鼓励。众人皆知,医科专业是澳大利亚的最顶级专业。通常高考最高分的学生,除一部分选择商科或工程方面的课程外,基本上不是选择医科专业,就是选择律师专业。作为最热门的顶级专业,澳大利亚从来不缺立志成为医生的学生的热情,但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澳大利亚并不扩大医科生的招生规模,或放低医学专业的入学门槛。毕竟,医生是需要对生命负责任的很重要的专业。

在韩国,大部分人也是先看社区医院,视情况再转到大医院。韩国观察员南黎明介绍说,与澳大利亚缺少儿科医生不同,韩国闹“医生荒”的是妇产科医院。

南黎明指出,年轻人不愿意多生孩子,甚至30多岁结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妇产科医院难以生存,这些年不断减少,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方,孕妇去一趟医院要走很远。政府近年来也在不断改善这种现象,好在韩国有很多保健所,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每个区域都设置有专门医疗人员常驻的保健所,多少能够起一些作用。但是,很多社区妇产科医院因为收支不平衡,不愿意接生,只负责检查和治疗。总而言之,妇产科医院的不断减少成为韩国政府的一大难题。

英国媒体一年多前曾报道称,英国医学总会表示,从欧洲来英国工作的医生越来越多,人数已经“超过过去任何时期”。医学总会的年度报告还说,在“传统上以男性为主的”外科和急诊等医疗部门,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工作者。

英国观察员侯颖介绍称,英国新生婴儿的出生率比较稳定,儿科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没有特殊增减。但在2014年,根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官方数据显示,由于当时面临婴儿潮,有4/5的医院助产护士过度缺乏。据了解,助产护士的缺失问题在英格兰部分地区非常严重,以至于各个医院有近1/5的产科职位都是空缺。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电台一个节目所做的调查显示,2014年1月,赫特福德郡西部医院职位空缺率达到17.8%,在英格兰是最高的。这意味着至少需要208名助产护士的情况下,仅有32人可以填补职位空缺。

在英国,要成为全科医生,至少需要经过九年的医学教育培训。根据媒体调查报道,某些专门的医学领域可能有人才短缺的潜在性问题,比如公共卫生、职业医疗等,这些专门医疗领域目前受训的学生较少,职业医生年龄偏大,造成潜在性人才短缺问题。早前英国一项调查显示,英国急诊部门高级专科医生岗位现在有一半多的空缺,对影响病人生死的急诊医疗体制造成长期压力。当然,也有媒体报道,英国急诊部门目前注册登记了大约700、800个专门医生岗位,2013年有61%的空缺。急诊医生的严重短缺导致医生过度工作以及病人等候时间延长。英国急诊专科医生短缺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医生完成了三年初级急诊室培训后,选择到国外谋职,或转到急症科室、全科医生、麻醉科等其他科室工作。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