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培养高素质医护人才 为老百姓健康“撑伞”

2016-01-21 12:00:03 来源:重庆日报

评论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培养高素质医护人才 为老百姓健康“撑伞”

学校建设3个市级重点专业,2个市级重点(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市级实训基地。

数读“十二五”

学生参加全国检验技能大赛获特等奖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参加国家护理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个,市级一等奖12个;参加国家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获三等奖2个。

医药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效益不断提升,医疗收入从2011年的360万元提高到2014年的1123万元。

核心提示

2015年10月28日,对于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来讲,这一天足以载入学校史册。当天,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验收,被正式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从启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到通过验收,3年多时间里,市医药卫生学校打造出以护理、药剂、医学检验技术三个重点专业为龙头,助产、农村医学、中医、影像技术、康复技术专业为支撑的医药卫生专业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院合作,探索校园数字信息化建设,强化“仁道”校园文化,翻开了一页页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站在“十三五”新起点,继续改革、创新、示范,市医药卫生学校正致力于培养更多出色的应用型医护技术人才,为百姓健康“撑伞”。

“重点专业”领航 人才培养重改革

有这样一组数据:

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毕业生“双证”获取率增至99.8%,初次就业率99.8%,专业对口率97%;学生实习满意率96%。

有这样一群学生:

他们在2015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检验、中药传统技能竞赛,获团体特等奖1个、个人综合特等奖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参加市级中职学校护理技能大赛获一等奖4个,包揽前4名。

不难看出,这所学校教学质量的走高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

“职业教育要转型”这句话不再陌生,对于市医药卫生学校来讲,职业教育的转型应是从“灵魂深处”而发的转型,即人才培养的方式要不断优化,而最重要的载体则是专业建设。

据了解,近年来该校将护理、药剂和医学检验技术作为了重点专业进行建设,为学校人才培养搭建了最坚固的框架。

经过建设,目前“三大专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作为传统品牌专业,该校的护理专业构建了“校院合作,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附属医院和校外实习基地,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主线,分步开展职业能力培养、专项技能培养、毕业实习,将国家护理技能鉴定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之对接,实现“双证融通”。

药剂专业改变了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校企联动、工学交替”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第三学期便能到行业企业进行识岗和跟岗实习,更适应行业发展和就业岗位能力的多种需求。

检验技术专业构建了“检教合一、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先到医院观岗见习之后再跟岗并学习专业技能相关课程,最后进行临床实习,检教、工学实现了高度结合。

“三大专业”领航发展之际,市医药卫生学校还通过重构职业技能体系,践行“教学做三位一体”,实施“多元参与、全程监控、突出技能、融入标准”四要素及“综合素质、学习效果”两维度的评价模式,让人才培养更有高度、深度。

“医教融合”驱动 办学水平提质量

健康是人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基础,谁来护航大众健康?又如何填补医药卫生类专业人才的缺口?

开设附属医院,开展校院合作办学,一直是市医药卫生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一大举措。

近年来,该校依托附属医院“做文章”,创新并践行“五维一体、医教融合”育人模式。据介绍,这种育人模式是实施教学内容与临床标准一体化,教学过程与临床过程一体化,教学场所与医院病房一体化,学生与实习护士、医生一体化,教师与护士、医生一体化。

合作办学令育人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该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达99.8%。受益的不止是学校提档升级,因为合作,该校附属医院的发展势头也更加强劲,年收入达1000多万元。

事实上,与附属医院的合作只是医药卫生学校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的一个缩影。在“十二五”时期,该校牵头成立起涪陵医药职教集团并参与3个职教集团,与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等45家医院、企业合作,推行共同办学、共同育人、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新举措。

为让校企合作在“深水区”发展,医药卫生学校还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让“医”、“教”实现深度融合。

2015年,该校的护理实训中心楼、药剂实训中心楼2幢校内实训楼新建完工,购置和拟购置实训设备总值1300万元,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功能,让高质量的实训基地为办学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与医院、制药企业等合作以外,我们还加强了兄弟学校的合作。”学校负责人介绍说,学校长期与重庆医药高专、三峡医药高专和长沙医学院等开展联合办学,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同时还与渝中职教中心、女子职中等联合办学,吸引更多学生进入医药卫生行业成为医护技能人才。

“仁心妙手”为魂 “德技双馨”育人才

每到招生季,市医药卫生学校各个办公室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入读,目前学校学生规模达到6399人。肩负着更多家庭的期望,医药卫生学校倾力朝着一个目标前行:

那就是既要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用校长张展的话说就是“德育比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更重要”。

在重庆市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中,医药卫生学校学生陈馨蕊以《天使的快乐》为主题的演讲深情款款,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

正如她说:“一袭飘然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帽,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作为医学类学校,每一个师生都有一颗仁心,才是发展之魂。

近几年,市医药卫生学校积极开展“仁道”文化建设活动,成功将传统文化与卫生职业文化完美融合,创新了一条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仁心妙手,明道正业”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学生懂得了医德与技术的同等重要性,懂得了理解与关心、尊重与爱护,养成了“仁道”职业素养。该校2014级牟玉婷同学以长时间跪地救援车祸伤者的先进事迹当选2015年8月感动重庆人物。

过去一年多,医药卫生学校接收了86名藏族学生,为做好藏族学生管理工作,该校专门成立了藏族学生领导小组,对他们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开展校领导、班主任、学生干部一对一接对子,让藏族学生在重庆也感受到家的温暖。

如今教师师德与医德得到一体发展,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得到同步提升。从学生到老师再到学校,处处尽显的“仁心”让校园显得更熠熠生辉。

“互联网+”为媒 数字校园促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市医药卫生学校觉得,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说挑战,是因为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设数字校园、智慧校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说机遇,是因为在过去市医药卫生学校一直坚持探索校园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实践,也取得不少成效,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提升办学实力的又一机遇。

就拿一直备受学生和业界同行常赞的“虚拟”药用植物园来说,该校联合了一家数字传媒公司,与太极集团合作,为医药专业的师生量身打造出了虚拟药用植物园这样一个数字化教学及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

虚拟的药用植物园也是一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它集合了产、学、研,更有线教学互动方式,克服了实体药用植物园的成本、时空等瓶颈限制,实现了碎片化、适时化学习,学习资源实现了实时动态更新,提升了学习效率,降低了教学成本,信息化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随着近几年“数字校园”的建设,学校新购置医药卫生类电子期刊1381种和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10万册,新建成1间70座电子阅览室,建成的数字图书馆成为涪陵地区医学文献资源检索中心,数字档案室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

特别是运行流畅、功能齐全的校园信息系统建成后,有力地支撑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每百名学生计算机台数增至21.45,数字化专业课程85门,多媒体教学资源总量5.6TB,网络课程20门,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课程增至98%……

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让市医药卫生学校发展更加顺风顺水,未来该校还将在高起点上“输出”更多合格的医药卫生技能人才。

展望“十三五”

四大关键词解读“十三五”

硬件升级

建成总面积积2.3万平方米的医技综合楼、学术中心楼,进一步改善学校教学、医疗环境;共建共享护理、医学检验技术、药剂、农村医学等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附属医院为发展特色专科,打造特色骨科诊疗服务,建设康复理疗、养老护理等特色专科,业务收入力争突破2000万元。

师资优化

培养现有人才,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提高学历层次;引进和招录专业急需人才;聘用行业专家为学校兼职教师;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参加实践和校本培训制度;重点培训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校企合作的能力;提高教师跨学科、跨专业的能力;联手企业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

示范突出

重点专业带动升农村医学、助产、生物制药、中医等优势和特色专业的建设水平,形成比较完善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专业群;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院)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五年一贯制”和“3+2”高职高专招生数量。

服务社会

确立全日制教学和教育培训并举的办学模式,做好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打造建成区域性医药卫生人才教育基地;开拓继续教育、社区教育、乡村卫生管理和医护人员培训,开展社会相关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工作,使学校成为重庆市区域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文/谭茭 刘进 图片由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提供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