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这里的银行为何嫌“富”爱“贫”?

2015-12-21 10:05:32 来源:央广网

评论

跟随台州银行客户经理杨敏(右一),记者见到了身残志坚的创业青年邱恩军(中),他手扶日常出行乘坐的轮椅。合影时,邱恩军坚持站立。照片背后的房子,是邱恩军储存粮食的仓库。

央广网北京12月21日消息(中央台记者吕红桥 韩志峰 台州新闻广播记者赵宇明 王奕 杨群)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大力发展小微金融,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事关稳增长、调结构全局。国务院最新部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浙江台州一跃成为国家级试验区。业内有话说;小微金融“全国看浙江,浙江看台州”。2015年冬,经济之声记者来到这里,深入调查,一看究竟。

刚刚来到台州,记者就听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一个名叫邱恩军的村民,行走困难,原本一贫如洗,却能拿到银行贷款,进而成为种粮大户。带着好奇心,记者直奔台州椒江区三甲街道利益村,来到他的家里。邱恩军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左右,出行要靠轮椅,但丝毫不影响他致富的雄心。他手指着仓库说,这里会堆满水稻。

在自己的“粮仓”里,邱恩军接受记者的采访,说到粮食产量,他露出了微笑。他说,这里会堆满粮食。

创业青年邱恩军:“我今年能打10几万斤粮食,一百多亩地,每年收入的纯利润是十几万吧。”

邱恩军之所以成为种粮大户,就是一笔贷款帮了大忙。他告诉记者,当初最大的困难不是身体,而是资金问题。他会经营,懂技术,但是家里一贫如洗。没想到,当地的城商行能给他贷款。

一贫如洗也能从银行贷到款吗?在一般人看来,银行往往“嫌贫爱富”,像邱恩军这样的家境,拒而远之还来不及。但台州银行市场总监王伟文却敢于放出这样的话来:“有些人他没东西,家里一点东西没有,那我就敢贷给他10万、15万。”

不光是敢贷,王伟文还流露出对邱恩军这种小微客户的青睐。

王伟文:“如果这个人是开小四轮过来的,可以载货,也可以代替交通工具,我就想说,哎呀,我太喜欢了,这个人肯定安全,因为这些人不要面子。”

这样的放贷标准看起来随意,好像是个人偏好,实则在当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银行贷款不是人们常说的嫌贫爱富,反而整体呈现嫌“富”爱“贫”的现象。农信社、农商行、村镇银行等涉农银行,本来以小微信贷为主。而台州3家城商行——台州银行、泰隆银行、民泰银行,小微贷款占九成左右,户均贷款只有50万上下,50万以上的业务基本不做。甚至在台州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也把小微信贷摆在一定高度。

有“宇宙第一大行”之称的中国工商银行,它的台州分行就专门设立了小微中心。中心主任王启华说:“我们现在的小微中心就顺应了我们业务往下沉这样一个变化。我们已经感觉到,大企业利润这块因为充分竞争,贷款的价格上不去了。”

为了赢得更多的小微客户,银行可谓招数不断。在台州,记者发现不少银行的营业时间一直持续到傍晚七点。另外,小微企业贷款花费的时间正越来越短。泰隆银行企划部总经理王寒说,他们的授信时间以“三三制”为标准:“三三制原来是说新客户是三天,老客户就是三小时,实际上现在通过网上贷款的话,我们可能就是三分钟就弄好了,我们服务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速。”

还有,根据台州农村”前店后厂”的特点,一些银行推出了“送贷下乡”等多种特色服务,让小微企业贷款更加便利。根据台州市金融办的数据,截止到目前,台州17万家小微企业中,获得银行授信的已经超过了10万家。截至2015年11月末,台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100亿元,小微贷款增速位居浙江第一。

台州市府大道,一眼望去,银行招牌林立。这条路集中了台州20多家银行、30多个分支机构,有台州“金融街”之称。

全国不少地方,银行都在争抢大客户,为何台州市的众多银行,普遍对小微金融情有独钟呢?

台州银监分局副局长毛江锋认为,众多银行钟情小微金融,跟台州的经济格局有关。毛江锋说,“台州的经济格局,决定了台州的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我们现在小微企业比例占到了百分之九十几,国营企业几乎没有,都是民营企业,如果银行都去做大型企业的话,我们台州没有。”

除了经济格局所迫,同业竞争也倒逼银行服务下沉。

市府大道是台州主城区的一条主街道,热闹繁华。记者乘车经过这里,发现这条路2.5公里的黄金地段,汇集了20多家银行、30多个分支机构,这样的集中度,堪称台州的“金融街”。而根据台州银监分局的数据,只有近600万人口的台州,共有大小银行42家,在地级市中相当罕见。

泰隆银行台州管理总部总经理助理郭秀贵认为,“僧多”当然就显得“粥少”,小微客户也就成了香饽饽:“说白了就是竞争,你不这样干人家就把你替换出去,你就出局了。”

即使在这样的格局下,依然不断有外地银行想挤进这个市场,分得一杯羹。竞争如此充分,还有蛋糕可以分吗?温州银行台州分行行长金一民说,他们在进入这个市场前就发现,各家银行都在寻找市场空白点,自然而然形成了差异化竞争的格局。500万以上的贷款,国有大行在做;两三百万的贷款,股份制商业银行站稳了脚跟;50万以下的,是三家城商行的主要业务。而他们寻找的市场空白点,就是100万上下。

金一民:“你说要做大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有人替他服务。做很小的,有三家当地城商行为他服务。在这之间的,有我们温州银行。所以说,上、中、下都有银行替他做好服务。”

这样的差异化竞争,形成了一个良性“生态”。然而现如今,42家银行扎堆台州,以小微金融为主流业务,虽然便利了小微企业,但自身真的有利可图吗?经济之声年终专稿《小微金融炼成记》,明天继续带来第二篇《利率不高,因何还能稳赚不赔?》。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