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 >

外资股比限制取消在即 盈利难题待解 投行、资管业务成突破口

2020-03-30 14:55:11 来源:北京商报

“4月1日起,证监会将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在证监会3月13日宣布提前放开券商外资股比限制后,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高盛高华证券两家合资券商近日被核准变为外资控股,我国外资控股券商增至5家。接下来,外资控股券商有望加速扩容,不过合资券商经营业绩在近年表现欠佳,在面临本土化、各业务发展不均等问题下,盈利难题成为其需要攻克的重要挑战。但从长期来看,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资券商在国际化、资产管理业务上依旧有望发挥一定特色优势。

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团拿下合资券商控股权

3月29日晚间,华鑫股份披露了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变更控股股东事项获证监会核准的公告称,证监会3月27日核准摩根士丹利成为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的主要股东、控股股东,摩根士丹利对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的持股比例将从49%升至51%。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是由摩根士丹利以及华鑫证券成立的合资公司,经营业务范围包括股票和债券的承销与保荐,债券的自营及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3月27日,证监会官网还披露了《关于核准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变更控股股东的批复》,根据批复,高盛集团获准对高盛高华证券持股比例将从33%增至51%,成为高盛高华证券主要股东、控股股东。

高盛高华证券是由高盛集团和北京高华证券成立的合资公司,现有业务主要为投资银行服务,包括承销股票、债券与可转债等各类证券,和收购兼并等财务顾问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

另据了解,两大外资机构还在继续谋划对合资券商加大投资,尽快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联席首席执行官兼中国首席执行官孙玮表示:“中国是摩根士丹利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期待进一步加大对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的投资,以助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专业建议和服务。”

对于获准控股合资券商,高盛亚太区 (除日本外) 联席总裁李廉表示:“获得多数股权后我们可以着手准备重组在华业务的实体结构。我们将寻求尽快把所有在北京高华证券运营的业务及管理部门迁移整合为单一公司实体——高盛高华。同时,我们也将寻求尽早实现100%的所有权。”

取消股比限制时点提前 外资控股券商有望加速扩容

近年来,外资“鲶鱼”入华的脚步在逐渐加快。2018年4月28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外资可由参股转控股,并同时宣布即日起,接受相关申请。此后,中国证券行业的对外开放大步向前,今年3月13日,证监会明确,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依法提交设立证券公司或变更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申请。这意味着,4月1日起,外资机构将可以在华设立全资证券公司,这一政策的到来比此前敲定的12月1日的时间点又提前了8个月。

在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和高盛高华证券之前,国内已经有3家外资控股券商设立,分别是瑞银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而很快,外资控股券商将再迎扩容。证监会最新公告显示,瑞信方正证券增资扩股及变更实际控制人申请于2019年12月29日获得第一次反馈意见。

瑞信方正证券是由方正证券与瑞士信贷出资设立的合资证券公司。根据此前方正证券公告,瑞士信贷将对瑞信方正证券增资,若增资完成,瑞士信贷的持股比例由增资前的33.30%提高至51.00%,将成为瑞信方正证券的控股股东。

此外,证监会对合资券商的申请审批也在稳步推进,目前有18家合资券商已提交申请,正在等待证监会核准。

为何越来越多外资抢滩中国证券市场?未来是否会有更多外资谋求合资券商控股权?对此,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金融服务的需求潜力还没有全面释放,一线跨国券商向中国市场扩张既出于业务全球化布局的考虑,也出于一线券商相互竞争的需要。“有一家在中国市场立足,其余券商也必须跟进,以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线跨国券商中,可能至少有一半未来会在中国谋求控股地位。”

盈利难题待解 投行、资管业务成突破口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外资机构抢滩我国证券市场蛋糕的热情高昂,但近年来,合资券商的财务数据表现却并不突出,甚至业绩指标处于行业下游,未来其如何解决盈利难题仍是一大挑战。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133家证券公司实现净利润1230.95亿元,同比增长84.77%。行业亏损面大幅缩窄,仅10%证券公司经营亏损。

而即便是券商普遍丰收的2019年,合资券商仍旧未能交上满意的答卷。Wind数据显示,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2019年1-12月累计亏损1.09亿元,到了2020年仍旧未能扭转净利润亏损的态势,2020年前两月净利润均为负值,累计亏损了2897.54万元。另据Wind数据显示,瑞信方正证券2019年1-12月累计亏损了4243.06万元。2020年前两月累计亏损828.32万元。

为何合资券商盈利难?王剑辉指出,合资券商在中国展业目前还处于适应阶段,因为大多不是处于控股地位,将中国市场的业务作为盈利点的动力并不充足。加上合资券商业务发展不均衡,经纪业务、资管业务等业务开展不充分,而这两项业务在牛市时,恰恰会大幅提升券商业绩,大多合资券商侧重的投行业务周期性很强,与国内综合券商相比,缺乏与其他业务联动支持的优势,使其业绩表现欠佳。

券商投行从业人士何南野表示,合资券商股东本土资源缺乏,受政策、资本金、自身资源等限制,业务范围大多比较狭窄,大多数主要聚焦从事少数核心业务,在目前国内大财富管理领域越来越综合化的趋势下,单一业务难以形成协同效应,不利于合资券商去争取客户。

随着外资股比限制全面放开,合资券商有哪些业务机会,未来业务发力重点方向,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指出,外资券商在国际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上依旧有望发挥一定特色优势。“外资股东方对海外市场更加了解,可以考虑将合资证券公司的布局重点放在高端或者国际业务上,通过具有特色化的业务发展来扩大企业的竞争力。”沪上一位分析人士直言。

在王剑辉看来,未来外资券商在中国必然要谋求全业务链的发展,同时也会有所侧重,除了投行更多的还会侧重于资产管理业务。他指出,资产管理业务在非银金融服务业里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国际券商在资产管理业务上有独特优势,在资产配置上有全球化的布局和渠道。同时这对于国内券商也会形成新的竞争压力。(记者孟凡霞 马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