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工匠精神”培养 现行教育模式莫成短板

2016-03-11 09:15:45 来源:央广网

评论

作者 马尚田

上回说到“工匠精神”,反响热烈,值得今天再谈一次。怎样培养“工匠精神”?科技部部长万钢说了,工匠精神要从职业教育抓起。

万钢: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工匠精神的培训,从教育抓起,抓职业教育。

可是,我们的职业教育怎样?各种迹象显示,现行职业教育模式并不给力,难以提供企业需要的人才。

此次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魏岚现身说法。她说,你今天有一个招聘的岗位出来,很多大学生来面试。我们企业发现,真正能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并不是那么多。

魏岚:我觉得,技工学校办学培养出来人才不是企业所需要的,对他们办学质量方面要进一步跟踪。要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改变他们的办学模式,一定得跟企业接轨,培养优质的技工人才。

我们知道,中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大概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上的职业培训,比如新东方,蓝翔技校这是一种。另一种,就是职业技校,学生初中毕业后去了,这个一般都属于国家教育体系范围,除了教授某些职业技能之外还比较重视文化课教育。但是,从就业可以看到,很多毕业生并未从事相关的职业。这可能与当初选择上技校的初衷有关,只是想获得一份学历,自己对选择的职业技术方向不感兴趣。而且,最后的实际动手能力如何?并不乐观,魏岚的话已经给出了答案。学了学不精,学了用不上,这样的职业教育岂不就成了培育“工匠精神”的短板吗?

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的问题。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从根底里需要反省。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最新表示,我们的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不强,实践能力不足。因此,要推进素质教育。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让一个“创新精神不强,实践能力不足”的孩子走进职业学校一下子就变成高级工匠岂非太勉为其难了吗?

巧了,这次莫言在两会上提出的提案,也直指当下应试教育的弊端。他认为,在此重压下,学生厌学、催生补课,择校等社会问题严重。他建议,将12年义务教育改成10年,并取消小升初,初升高考试,取消大学等级,学习欧州,一部分上大学、一部分上职业院校。

“工匠精神”的养成,需要整个教育模式的因时而变,顺天应人;也寄望于整个社会形成共识,让“工匠精神”遍地开花,而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在战斗。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