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 >

细数定制基金乱象 专家建议:专项监管

2016-11-07 11:22:3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1月1日,永盈双利A的净值一夜间大涨177.29%,从1.026元跃升至2.85元,让投资者眼镜大跌。而在几天前,中加丰润纯债A的单日净值激增73.16%,中加基金表示,这种情况“是因为遭遇了大额赎回”。

今年以来,因机构集中赎回而引发基金净值“巨震”的情况频频出现。早在4月,国泰浓益灵活配置混合C发生巨额赎回,净值大幅飙升,并戏剧般地成为今年前三季度基金收益率的冠军。而同样是面对机构赎回,西部利得成长精选就没有这么好运了,6天内净值大跌近14%。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发现,这种异象,今年已经出现超过10次,且在近两个月愈演愈烈。

此外,市场上还出现了大量神形相似的“多胞胎”基金,以及基金经理和高管团队纷纷上阵“凑户数”以求基金顺利发行等。其实,上述这些异象都发生在同一个对象身上:机构定制基金。显然,这些异象已经对整个公募基金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影响。

在定制基金领域的诸多异象频发的情况下,它们依然“野蛮生长”,背后的缘由是什么?对这些异象,业内专家普遍希望管理层能尽快有针对性地监管,那么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又该怎么保护?

●“野蛮生长”背后:机构与公募双赢

截至目前,今年新基金发行的数值惊人。9月底,单周在售的基金突破百只大关,创下新纪录。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9月30日,债券基金共有641只,8月底这一数值为603只,即一个月内新发的债基就有38只,而去年同期的这一数值仅为7只。当然,和债券基金数量同步飙升的还有其规模。截至9月底,债券基金的整体份额为10290.38亿份,环比上涨17.32%,和去年同期相比更是激增137.33%。

不过需要一提的是,这些和个人投资者关系并不大。公募基金的规模屡创新高,正在向10万亿元迈进,其中委外资金功不可没。有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公募基金的机构持有份额占比就超过个人投资者;截至今年年中,机构持有份额占比已达54.09%。

发展势头如此迅猛,称之为“野蛮生长”毫不为过。这类基金之所以如此受青睐,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完美地契合了市场各方需求。对机构和公募基金来说,发行定制基金可谓双赢,何乐而不为?

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发现,其实,机构委外资金多年前就已经进入公募基金行业,只是过去大部分都以专户形式存在,直到近一年多才以公开发售的公募基金形式大行其道。

最先采取行动的是国有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例如今年5月成立、规模高达300亿元的“巨无霸”工银瑞信泰享三年理财债基,其背后“金主”就是工商银行。随着这项业务的快速发展,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小型股份制银行的需求也被挖掘出来。

一位沪上基金公司人士告诉理财不二牛,因为公募基金分红免税,所以通过公募基金的红利所得,投资者不用交税,“对机构来说,至少可以省20%的税”。

“比如说债券(基金),100元钱买进来110元卖出去,这10元是要交所得税的。但通过公募基金,1元钱的净值变成1.1元,这1毛钱通过分红分出去,就不用交税,所以机构也有动力去做。”

一位大型国有银行资管人士也表示,“避税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委外投资的范畴比银行自己做理财广泛。还有一些银行自身投资能力不足,所以把资金委外投资。从这个角度来说,考察的核心能力还是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

这厢是银行等机构积极性十足,那厢基金公司也热情空前。“现在受市场行情的影响,公募产品对个人投资者的销售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委外资金成了基金公司迅速扩大规模、争夺排名的一个利器。”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说道。

今年三季度,工银瑞信旗下债券基金的规模从1728.94亿元增至2336.29亿元,增幅达35.13%,一举跃升至公募规模第二位。在这其中,委外资金就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块业务机会很多,是未来公募为银行做资产配置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