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点 >

专家:消化不良用吗丁啉是否足够安全 需开展研究评估

2016-08-16 14:58:08 来源:南方日报

国内外服用剂量不同

和相对密集的国际药物警讯相比,国内消化科医生对多潘立酮片的安全性认知却稍有不同。

“关于吗丁啉,最近我们消化科的医生也在关注这个事。但作为一名从医30年的消化科医生,我还没在临床遇到因吃了吗丁啉而导致严重心脏不良反应的案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聂玉强教授指出,吗丁啉引起心脏不良反应的报道确实有,但发生几率非常低,在一些案例中,也很难百分百把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归罪于它。“据我所知,这类药物临床消化医生用得不少。”

聂玉强教授介绍,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市场上治疗胃肠动力紊乱的药物不多,吗丁啉上市后迎合了这一需要,老百姓(50.330,0.38,0.76%)对这个药也比较认可,其中不乏存在一些“安慰剂”效应的可能。“在功能性胃肠病当中,有些属于心理精神疾病,临床医生对此认识不足时,开出一些促进胃肠动力的药,对患者来说,相当于安慰剂的效应。”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西京消化病医院常务副院长吴开春教授也持类似的看法。他认为,作为一个用了这么多年、临床使用量这么大的药品,是否如媒体报道有这么大的安全性问题,需要慎重对待。“首先,吗丁啉在不同人群中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其次,欧美人群中的消化不良发病比较少,相对于东方人来说对这个药物的需求量没那么大,停用的影响不同。”作为消化内科资深医生,吴开春教授也表示,他尚未在临床发现吗丁啉不良反应的案例。

为何在欧洲,多潘立酮被多次警示风险,而使用这类药物近30年的中国,关于多潘立酮的不良反应如此之少呢?

多名消化内科医生提到了使用剂量的问题。

聂玉强教授认为,这跟欧洲地区推荐使用的剂量比较大有关。“中国人群多潘立酮的使用剂量低,通常是一次10毫克,一天三次,而欧洲有时一次就用30毫克。”吴开春教授也认为,从推荐剂量来看,中国人服用的吗丁啉剂量比较低,不像欧美国家推荐的那么高。

西安杨森非处方药事业部医学事务和医学教育高级总监李青博士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介绍,欧盟2014年对多潘立酮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了一个再评估,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多潘立酮的心脏风险增加主要在日服用剂量大于30毫克和年龄大于60岁这两个人群,因此建议缩短多潘立酮片的治疗疗程,降低使用剂量。“多潘立酮是10毫克一片,欧洲以前的服用剂量是一次吃两片,一天4次,日服用剂量达到80毫克,而中国的推荐剂量是每次一片,一天3次,日服用剂量只有30毫克。从中国医生处方的数据显示,也是一天30毫克,疗程在1-2周。从用药习惯来说,欧洲和中国有明显差异。”

我国不良反应低是因为报告失灵?

然而也有声音认为,以吗丁啉为代表的多潘立酮在中国不良反应率低,跟中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不完善有关。

2016年7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显示,2015年,全国不良反应报告139.8万份,较2014年增长5.3%。跟欧美国家绝大多数的药品不良反应来源于制药企业不同,我国八成以上的不良反应,仍以医疗机构报告为主,药品生产企业报告只占1.4%,经营企业报告占16%,个人及其他来源的报告只占0.4%。

对此,李青认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在我国正在进一步完善中,作为合资企业,西安杨森有一套成熟的药物警戒系统,这个系统和公司全球联网,中国和中国之外地区的所有不良反应都会汇集到中心信息库。“这些不良反应报告来自医生的报告、关爱热线以及专人团队定期的文献检索等等渠道”。李青指出,从数据来看,中国关于吗丁啉不良反应的报告率和中国以外的地区报告率保持一致,均属于“非常罕见”级别。这也意味着,每1万次治疗疗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小于1次。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率,中国要低于中国以外的地区,“原因可能跟服用剂量、疗程和医生处方习惯等有关”。

李青认为,中国最近十年来的不良反应报告率已经有了大幅度提升。基于单位消耗吗丁啉量所计算出的不良反应报告率看,中国和国外地区也是具备可比性的。

不过,对于西安杨森收集到的国内吗丁啉不良反应具体数据,李青以未获公司授权为由,未肯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