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北京市副市长李士祥:不会草率出台常年单双号限行政策

2016-03-08 17:50:19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记者杜希萌 记者纪俨玲 朱宏源)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交通拥堵是令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头疼的“老大难”问题,为了“治堵”,这两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建议借鉴国外城市的经验,在大城市征收“拥堵费”。不久前,在北京市两会的政务咨询会上,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明确表态,北京正在研究试点征收“拥堵费”的政策,这也意味着北京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个收“拥堵费”的城市。

李士祥表示:今年4月份尾号五日限行政策到期,继续延续还是有新政策出台将在三月底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不会草率的出台常年单双号政策。“我们现在的单双号是在两个前提下,一个是重大国事活动,一个是极端天气,在这两个前提下,首先要把这两个问题,特别是极端天气的问题研究透。你比如说极端天气在北京到底是多长时间,有没有规律,我坦率讲是有规律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导致北京的极端天气,因此我们现在怎么停,怎么限,我今天在这讲,我们的应急预案最近又在修改,极端天气到来的时候,我们先停,国1,国2,国3大排量的污染源先停,我说的直白点我们不会草率的提出来常年度的单双号,今年主要是把极端天气这个先研究透,我们看一看效果如何,然后再进一步的研究”。

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北京酝酿征收“拥堵费”。从几年前的否认到现在“拿上台面”,李士祥坦诚,作为一项经济调节手段,北京确实已经在研究相关政策,但他承诺,这不会是一项拍脑袋的政策,还需要调研论证。“拥堵费的问题,说来说去不是为了收费而收费,更不可能拍脑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行为,更多是从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这个角度认真进行研究。实事求是地讲,现在确实行业主管部门和法制部门在研究论证,但是我今天在这讲,在研究论证并不意味着说3月份就出台,研究论证它是有程序的,它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但人们生活在城市之中,出行需求还需要充分满足。北京是否能在“限行、收费”之后,提供给人们足够的替代出行方式,才是治堵控车的治本之策。李士祥给出了以下几个数据:今年北京计划打通东城、西城50条断头路,增加城市道路微循环;中心区地铁建设密度增加,到年底,北京轨道交通总里程将突破550公里;到2020年,北京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

而在网络上,早有网友对“是否应征收拥堵费”展开过热烈讨论,有网友表示:“现在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实在是太堵,就得多种手段治理 ”,也有网友认为“收费照样开车,根本不会受到限制”。根据国内某网站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2000多名网民中,有53.0%的受访者支持征收拥堵费,但是这其中有近七成网友觉得这是“治标不治本”。那么,代表委员们怎么看待征收“拥堵费”?这么做能否解决大城市的交通问题?

“千里江陵一日还,我还堵在北三环”,有网友这么调侃在北京的堵车经历。身处大城市,堵车着实让人很“心塞”。征收拥堵费能不能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呢?北京的李先生表示支持:我觉得收费绝对管用,肯定开车的人就会少很多,出于成本考虑嘛。

成都的杨先生却持相反的态度:收取拥堵费,会增加我去绕路的时间,让汽车排放增加,对于大气也是一种污染。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那么,代表委员们赞同收“拥堵费”吗?全国政协委员王玉锁说,根据新加坡、英国等国家的经验,这种治堵方式颇具成效。“国外有成功的经验,像伦敦就高额地收取拥堵费,很多人那个点就不进城了,所以还是可以的”。

但在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鼓楼区的“清洁工”谢智波认为:主要还是人流量太集中了,收拥堵费我认为效果不是很大,能买车的早已经买了,再收拥堵费他也不差这一点钱。

看来大家对这个话题还没有定论,我们不妨追根溯源、对症下药,请代表委员们来谈谈,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拥堵费”到底该不该收?他们还有哪些“治堵”妙招儿?

全国人大代表王志刚分析,大城市的人车众多,很多人住在和市中心有一定距离的“卫星城”,穿梭两地之间,容易造成道路拥堵。城市规划的时候要根据这些人群规划楼盘,而不要纯粹让它放任自流,从规划角度才讲治本治源。

在全国人大代表孙廷喜看来,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因复杂,单靠一种措施,很难根治。他直言:和我们的城市建设、人口规模、城市居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和我们城市道路网络的畅通,加之我们城市管理都有联系。更多的还是从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上去努力。

前几天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做客中央台”时表示,在北京征收“拥堵费”的政策制定过程中,会听取各方意见。

至于如何解决交通拥堵,杨传堂认为,这是世界各国城市面临的普遍性难题,必须疏堵结合、综合治理。

杨传堂表示,“首先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来推动优选公交成为公众的出行的习惯。第二个方面,要强化交通规划引领,通过一体化交通规划和综合的开发建设,建立以城市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的模式。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加快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第四,还要加强城市交通的综合治理,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