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评论:拍案惊奇

2016-02-01 10:25:02 来源:央广网

评论

评论员 马尚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奉献《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职业季正在播出,这是广播纪录片,也是“广播里的大片”。今天说的是:拍案惊奇。

这一行,着实精彩!

由于篇幅有限,记者采访到的很多“料”没能呈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兰芳先生说到的细节,鞍钢四十万员工下了班不走,干吗呢?都在大喇叭下面挨肩擦背听说书呢。这样的“净街净巷”的奇观,的确让人慨叹。

说书,起源于北平,创始人王鸿兴。在繁盛时期,这样的“净街王”,出现多位。“跑马连”连阔如先生就是一位,有文人回忆,广播电台一播连阔如的评书,大街上立马鸦雀无声,有“话匣子”的纷纷回家,人们大气不敢出,但坐听评书。痴迷啊!

这位“净街王”是率先在电台说书的评书家。他有一句断语;“评书界发展的原因,不外乎‘平民化’三个字。”这句话,很重要。评书说到底,是平民文化,群众娱乐。说书人从一开始在马路边撂地摊,有钱捧钱场,有人捧人场,到后来去书茶馆演出,再转战电台、电视台,都是粉丝托着他们走。

评书的忠实粉丝叫“书腻子”,聚到一块,未免一个不服,两个不忿,都觉得自己的偶像更出色。

有一段公案: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评书的黄金岁月,名家辈出,当时有“评书四杰”:连阔如、王傑魁、赵英颇、品正三。先是粉连阔如的“书腻子”,写了一首藏头诗,开头八个字连起来,是“连阔如说评书最好”,贴在“福海居书茶馆”的墙壁上。

其他书腻子不干了,给我撕下来。老板一看,别介,你们可以打擂台啊,我一准也贴上去。写就写,于是,一首首藏头诗就出来了,“王傑魁书场真豪杰”、“赵英颇神聊最勾人”、“品正三细品最有味”。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评书实在太有群众基础了。说书人在那个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带给人们多少欢乐,连带着完成了怎样的文化启蒙!

时空变幻,物质极大丰富,娱乐生活也光怪陆离,你遨游在你的网络世界,他留连在他的灯红酒绿,“书腻子”们依然醉心于说书人的艺术,一张口一双手一把折扇一块醒木,就是古往今来的一台大戏。此中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是评书迷,现在,常去书馆听书,30块钱一张门票,就能听到连丽如、王玥波这样的名家说书,感觉太超值了。虽说,评书这艺术今天小众了,但粉他的人依然粘度极高。比如连丽如开的宣南书馆,陈蕾跟我说,九年下来,演了四百多场,就有粉丝一直跟着,场场不落。

别说评书没落,只看评书先生的艺术有多鲜活,带来的享受有多高妙,留下的记忆沟痕有多深刻。不是醒木声响,拍案惊奇,尚且以为身在梦中。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