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中国经济新实践】创业者的黄金时代

2016-02-01 09:30:01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2月1日消息(记者王业丰 崔砚冬)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80后的沈阳姑娘刘娜是千万创业大军中的一员,跟别人不同的是,她把咖啡馆变成了创业者的孵化平台。作为东北首家众筹咖啡创业孵化平台,每天都有创业者来这里聊项目、谈合作,俨然已经成了沈阳创业者的线下“办公室”。如今,刘娜和她的小伙伴们也在等待大展拳脚。

刘娜:“投资进来以后,首先会对咖啡馆进行投资,然后会专门成立一只众筹模式的创业基金,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资金。”

像刘娜这样的创业者共同掀起了中国的创业热潮。最近几年,初创企业数量每年都以近1倍的速度增长。彭博社的报道说,“这一速度全球称冠,几乎是排在第二名的英国的两倍,远远高于美国”。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每天有一万多家企业注册,平均每分钟会诞生8家公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国速度引起世界瞩目。

推动创业 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作主旨演讲时,向世界阐释了中国推动创业的核心目的。

习近平:“我们致力于发挥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作用,更多支持创新型企业,、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一切改革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中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推动人民收入持续提高。”

创业要速度并非忽视质量。经历过大潮的洗礼,那些草根出身的“小而美”如今有的也长成了“小巨人”。在去年年底发布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估值排行榜中,蚂蚁金服和小米的估值超过一千亿元,滴滴、大众美团、陆金所等八家公司的估值也都超过一百亿元。

支持创新创业的中国经验:放管结合

在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向全球宾客介绍了支持创新创业的中国经验。

李克强:“我们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减免小微企业税费,建立创投引导基金等。这一系列重大措施极大的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热情,这个热潮正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

2015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近一年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20多项政策,地方政府出台了2000多项相关配套措施。这些政策充分显示了“放”和“管”的艺术。

决心做减法,政府要把权力减下去。就拿“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来说,注册一块钱就能办公司,大大减少了企业的注册时间和成本。

新制度实行后的三个月,新登记的注册企业就超过126万户,增长达66.85%,呈现出井喷的状态。真洁是济南市一家税务事务所的业务经理,制度改革前是她在找客户,政策变化后,反倒是客户追着他们跑。

真洁:“客户的电话能把你的电话打爆,业务量能比同期增长20%到30%。”

精心做加法,政府把服务提上来,加大扶持力度。这一点,内蒙古梦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俊深有体会。在李海俊的3D影像馆里,通过三维扫描和3D打印机可以瞬间呈现一些精密器件。虽然3D打印技术比较先进,但是刚开始产品的销售并不顺利。

李海俊的困难,去年在内蒙古大学生创业园的帮助下有了突破。创业园主动与多家医院联系,帮助他在医疗领域拓展了市场。同时,按照国家新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把过去小额担保资金从1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一下子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为双创搭建平台、清除路障 意在未雨绸缪

与过去更多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同,创新创业已经有了更丰富的含义。大量新增市场主体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去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创业功不可没。另外,在调结构方面,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出4个百分点。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被认为是“新常态”下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