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官方回应北京家电补贴“补大不补小”:所有企业一视同仁

2016-01-28 09:20:01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1月28日消息(记者任梦岩)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正如北方雾蒙蒙的天一样,刚刚过去2015年家电市场也有些灰蒙蒙的,市场持续低迷。

中国投资咨询网的数据显示,2015年1-9月份,家电行业整体遭遇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最大的下滑挑战,全行业实现整体收入5439亿元,同比下降1.65%。伴随着家电下乡、以旧换新、高效节能补贴等政策退出,互联网电商崛起,家电市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

前不久,国家版节能家电激励政策再次出台,给寒冬中的家电业送来了暖阳。紧接着,北京版的家电激励政策也开始落地,在北京的消费者,从11月27日起,可以重新享受节能补贴了。9类产品、21家线上线下零售企业、最高800元的补贴,这对于不少商家来说,可是块香饽饽。

这个香饽饽刚上桌,谁都想抢着啃一口,无奈这香饽饽可不是谁都能吃得上!在21家企业之外的一些经销商向中国之声反映:这次补贴政策的门槛太高,只把补贴给了苏宁、国美等大型销售平台,让中小零售商难以生存。那么,北京版家电激励新政策补贴标准具体是什么?“补大不补小”问题是否真的存在?

北京市商务委发布,本次补贴的产品涉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吸油烟机、空气净化器、坐便器和自行车,对其中的电器产品,能效标识须为中国能效标识一级或二级,一级能效产品补贴13%、二级能效产品补贴8%,一次补贴最多不超过800元。

对于家电产品补贴的效果,一位国产家电品牌经销商吴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有4个专卖店,挨着卖场没多远,补贴效果特别明显,卖场里人头攒动,自己的专卖店冷冷清清,生意已经快没法做了。

吴先生说,一级能效产品补13%、二级能效产品补8%,相当于给苏宁、国美等大型卖场里同样的产品直接打了一个9折,而他们自己还是原价销售,直接导致现在库存积压,厂家又给压力,货又卖不出去,现在产品差好几百块钱,只能赔钱也得走,因为货要周转,房租、人工、贷款得还。

吴先生不明白,为什么卖的是同样的产品,同样是市场一份子,同样纳税,只把补贴给了大型销售平台,让中小企业难以生存,“太说不过去了。”

带着吴先生等中小销售商的疑问,记者咨询了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商务委消费促进处副处长易辉告诉记者,此次进行补贴的单位,是有固定标准的,节能减排销售企业应符合八项条件,一是申报企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应销售全部或部分节能减排产品。销售服务网点原则上应覆盖本市主要区县,家电零售企业在京直营门店不少于20家。

对于电器销售门店20家以上的限制,家电经销商李先生认为,门槛太高了,只有苏宁国美可以达到,所以并不代表大多数人利益。

对于中小零售企业的质疑,易辉说,本次补贴对销售企业进行了公开征集,对所有企业都是一视同仁,销售企业每年征集一次,资格有效期是一年。3年政策实施期内,将密切跟踪总结实施效果,对政策进行不断完善。

对于条件限制,经销商李先生说,节能减排的政策他们也想支持,希望未来能扩大接受补贴企业的名单,希望渠道卖场也能像大卖场一样得到补贴,这样也能减轻他们的压力,消费者也能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也能让消费者就近选择,提倡(节能减排)大家都非常赞同的,但是参与的人太少了也有一定限度。

对于此次节能补贴政策,家电行业专家罗清启告诉记者,为了使补贴政策更有效率地执行,以大型公共平台开始补贴,政策执行更有效率,也比较公平,每个品牌都有专卖店,自己产品最全面的体系都在公共平台里面,公共平台里的产品多,政策执行起来,成本更低、更有效率。

罗清启说,从表面上看,是将资金通过零售商补给了消费者,但实际上是通过引导消费者选择节能减排产品,鼓励厂商生产节能产品,减少能耗,假设电视机或空调能耗降下来,而北京市都用这种绿色产品,用电量更小,排放也更低。表面看是补贴给了消费者,但如果有一个品牌没有这么多节能产品就没有补贴,消费者就不买,所以本质上还是补给了工厂,没有厚薄,谁科技领先谁走在前面,谁就收益。

但中国家电行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认为,补贴政策本身就违背了市场规律,而且之前的几次补贴政策都有骗补的情况发生,反而造成了市场的混乱,“这种补贴的弊端在于会有漏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会有很多企业钻空子,比如之前就有企业骗补,看到你在骗,那我也要骗。我不搞,别人在弄,怎么办?我的代理商也不平衡啊。”

洪仕斌认为,真正健康的市场环境不需要补贴,竞争还要交由市场和企业解决。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品牌性企业,都在呼吁不要有这些补贴政策,还是用市场检验核心价值,现在中国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了,真的要让企业有生命力不是靠补贴的,要让它在市场上不断地摔打,才能找到他的核心产品出来。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