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多种方式缓解春运难 带给你不一样的春运

2016-01-25 17:55:05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导读】2016年春运开启,初步预计全国将发送旅客29.1亿人次,比去年增长增长3.6%。《央广财经评论》本时段关注:多种方式缓解春运难,带给你不一样的春运。

央广网北京1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一年一度的春运昨天拉开大幕,接下来的40天中国就进入了“春运模式”。相关部门会商预测,春运期间将发送旅客29.1亿人次,比去年增长增长3.6%。旅客平均出行距离约410公里。其中道路24.81亿人次,增长2.4%;铁路3.32亿人次,增长12.7%;民航5455万人次,增长11%;水运4280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

自打有春运以来,今年已经是第63年。今年的春运和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首先来看铁路,高铁的出现彻底改写了中国人的出行“地图”,也在悄然重塑国人的春运记忆。2015年春运,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2.95亿人次,其中乘坐动车组的占41.4%。今年春运,全国铁路将开行旅客列车3488对,其中六成以上是动车组。数据显示,现在全国铁路里程超过12万公里,其中高铁近2万公里。高铁以六分之一的里程承担了约一半以上的运量。

就在昨天春运第一天,滴滴出行在京宣布,滴滴顺风车正式加入到2016年春运,预计整个1月24号至3月3号春运期间将会有超过百万人使用滴滴顺风车回家过年。这一新的春运回家方式此前也受到了交通部的支持和鼓励。

这些生力军的加入还有铁路公路等等多方面的改革是否能够有效缓解春运难,他们会给今年的春运难带啦哪些变化呢?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作出了评论。

经济之声:华东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小龚,今年回家她选择了上海虹桥始发的G1633次高铁,到目的地需3小时,下了火车,再坐上15分钟的乡村班车就到家。可是去年她的回家之路还没这么简单:首先要从上海南站乘普速列车到上饶,要7个多小时;然后还要转公交、坐班车到镇上;最后再坐父亲的电动车回家,整个行程耗时10小时。近年来高铁的快速发展给春运带来了哪些变化?

张彬:高铁在中国的发展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只是在春运得到了一个集中体现,由于高铁动车快捷方便,最主要是它连接了相应的地区甚至有的直接连接到村镇。中国的铁路现在有12万公里,世界排名第二,我们的高铁19000多公里排名世界第一。这样一个高铁网络的建设改变了人的生活,不仅是春运回家的路程方便了,它对于物流业、日常出行,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会形成很多经济圈,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很多过去城市之间遥远的道路变成了一小时经济圈、三小时经济圈,这对于我们的旅游、出行、经济发展、物流往来乃至于缓解春运一票难求的现象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经济之声:尽管铁路在飞速发展,但是一说起春运难,人们还是会把矛头指向铁路部门。比如今年春运火车票开售前后,12306网站为了防范黄牛党作出了种种改进,其中过分繁复的验证码就饱受网友诟病,最近几天,关于高铁不卖方便面,15元盒饭有断供现象又引发热议。该怎么客观看待铁路部门为缓解春运难所做的努力?

张彬:单就方便面问题,我倒想为铁路部门说两句话,因为方便面的味道确实比较大,尤其高铁动车的密闭又非常好,确实会影响别人。而且铁路部门也没说不让自己带,如果乘客想吃或者图便宜,当然自己带包方便面问题也不大。过去春运大家恨不得躺在行李架上或者挤在厕所里面,大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回家。那个时候舒适感、服务性就提不到了。现在越来越便利、越来越舒适了,很多乘客的感觉就变了,就需要提高服务。虽然铁路部门投入了很多加大了运力,但是在满足旅客的其他需求方面,比如在吃饭问题上,还得加强相应的供给侧改革,铁路部门还有很多的空间是可以去做的,这些也是展现铁路部门在服务方面的一些软实力的体现。

经济之声:如果说铁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长途出行,互联网约车平台的发展这两年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短途出行,如今滴滴等互联网公司也加入了春运大军,“拼车回家”这样的项目对于缓解春运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张彬:今年春运期间,旅客出行量将近29亿多,这里面有绝大多数都是要通过公路的。涉及到拼车,到底有偿还是无偿,是不是盈利,这恐怕监管起来非常难,而且在拼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道路交通安全的问题,这些都存在监管的空白地带需要加强。互联网+是好东西,比如互联网+无盈利的顺风车那当然是提供便利,如果互联网+的是黑车,那就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我觉得特别是要从春运期间的监管严查来入手,才能保证安全。

关于春运的话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全国青联委员、全国青联新闻出版界别副秘书长吴永强也作出了评论。

经济之声:据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将发送旅客29.1亿人次旅客的发送量,您关注到这几年来春运出现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吴永强:最大的变化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人的层面,无论是人次和人数总量还有区域分布,这两年春运确实出现了比较多的变化。第二个层面是“事”,比如春运预售票周期延长,售票渠道方式的大幅改进和提升,即便大家对12306有很多吐槽,但是不可否认,选择方式确实是大大增多了,所以这两个层面都有很多变化。

经济之声:最近几天遭遇极寒天气,这给春运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对于铁路公路系统的应急措施,您如何评价?

吴永强:对于铁路部门的这些努力和采取的措施应该给予理解和一定程度的支持,但是从另一个层面,如果说我们提出一些要求的话,它提升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传递、通知旅客一些车次变更信息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对于出现变化之后的相关完善措施,现在来看显得还是比较单一。

经济之声:从全国范围看,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的劳动者要到经济发达地区去打工,因此农民工构成了春运大军的主要人群。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进一步实施,这种人员大规模迁徙的压力会不会相对减小?

吴永强:应该不会有太明显的减少,因为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来讲,这种不均衡在短期内难以扭转,虽然国家下了大力气,但是经济的均衡肯定要有一个周期过程。其次,作为新兴的劳动阶层,选择劳动转化的方式也要有一个周期过程,这些年我们提到的大学生回家创业或者知识型农民工,如果想要形成一种气候,也都需要时间。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