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老马价值观]银行业冷风阵阵 如何过冬?

2015-10-22 10:36:24 来源:央广网

评论

老马价值观,有腔调的财经杂谈。

天冷了,正当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供暖之时,一向头顶光环的银行业貌似也提前过冬。

重庆、宁波等地银监局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当地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资产规模,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宁波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已经达到2.45%, 重庆银行业的同期不良贷款更是比年初大幅上升了78%以上,净利润大幅下滑,同比负增长34%。

梧桐一叶而天下之秋,这恐怕只是银行业处境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达到了1.09万亿,首次超过了一万亿。有的股份制银行分行,不良贷款率已经超过了5%。

从增速来看,上市银行的整体增速逐年下滑得也很厉害,前年是两位数、去年是一位数。今年呢?从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来看,建行、工行、农行净利增速已坠入0时代。

更大的寒意来自人才的流失。近期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6家上市银行中,有超过20位副行长级别以上的银行家选择离职,这些离职高管平均年龄只有54岁。

业内人士断言,随着资产规模收缩,不良贷款大幅上升,净利润负增长,曾经牛气冲天的银行业,一只脚已经迈入冬天。

国内银行业的提前过冬,很可能折射的是全球金融业冬眠的信号。德意志银行10月8日意外宣布第三季度税前亏损将达到62亿欧元或70亿美元。其主要原因就是投资银行业务下滑。

业内认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国央行都在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宽松了再宽松,利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而这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既把利率降低到零水平,也让传统银行的利差水平急剧下跌,使得传统银行业务无利可图,生存艰难,使全球金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唇亡齿寒,以往躺着赚大钱的国内银行同样置身事外。更何况,强敌环伺,互联网金融这个对手逐渐强大,正在撼动银行业的根基。在此背景下,光环快要褪尽的国内银行业,到底如何过冬呢?

银行该如何度过严冬?有的银行选择乱收费。针对企业融资设立种种乱收费名目,从而达到抬升贷款利率的目的。媒体报道了一件事,“企业贷款1000万元,银行只给900万元,而企业还要承担1900万元贷款的利息”。怎么回事呢?在武汉地区,曾有一家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1000万元。银行的操作是,先发放1000万元贷款,让企业存进银行,然后以这张存单作抵押,再贷900万元。这样一来,企业只贷款900万元,却要承担1900万元的贷款利息。

这到底是一时冲动还是饥不择食?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商业银行在向企业发放贷款时乱收费行为,在全国来看,已属于普遍现象。今年2月底,国家发改委曾公布,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底,对各类商业银行的150家分支机构收费情况进行了检查,实施经济制裁15.85亿元。

但是,难言之隐,能够“一罚了之”吗?

那么,国内银行业到底如何过冬才算是正确姿势呢?怎样解决银行业盈利模式单一的现实?如何抑制银行业想加大对存量客户的收费增加利润的冲动呢?

我注意到,民生银行在启动事业部的7年后进行“自我革命”,正式启动大事业部改革。近期,平安银行、交通银行等事业部制改革也在继续深化。按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的话说, 多家银行深化事业部改革,是为了以更加集约、高效的机制创造效益,同时,也是探索行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尝试。

很多微创新,也让人眼前一亮。上两天,第23届中国国际金融展,展出了招商银行信用卡全新移动支付产品“一闪通?云闪付”,只需将手机靠近带有“闪付”标识的POS就可完成支付,从此“手机就是信用卡”。再看广发银行,最近正式推出据说“业内第一个可受理所有个人客户信贷申请的互联网贷款产品”——“E秒贷”,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再次实现突破。

不明觉厉!从这些“自我革命”和“产品创新”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传统银行的危机意识和不懈努力,的确,再不出招就晚了。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认为,利率市场化将显著冲击中国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加速银行业优胜劣汰。中国银行业可能面临重组和洗牌,对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提出迫切要求。

你不变,世界推着你变。这叫什么?穷则思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老马以为,传统银行业也要自求多福。

原标题:[老马价值观]银行业冷风阵阵 如何过冬?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