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张爱玲未完成小说《少帅》出版 专家猜测结局或为悲剧

2015-10-22 09:21:16 来源:中国青年网

评论

\

1020日,张爱玲未完成英文小说《少帅》简体版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拓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022日电(记者 李拓)1020日,一部张爱玲用英语撰写、却最终没有完成的长篇小说《少帅》的简体中文版在北京首发。该书是张爱玲以19251930年军阀混战时期的北京为背景、以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为原型创作的一部爱情小说。 

资料显示,张爱玲1956年起意创作这部小说,为了搜集资料,她曾远赴台北、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地查阅大量参考文献。1964年,张爱玲完成了小说的大约三分之二,但后因种种原因导致她没能完成创作。 

在创作《少帅》时张爱玲曾说:“我的一切行动都以这小说为中心。” 

书稿收藏于美国大学图书馆 

据《少帅》出版人、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介绍,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去世后,他的父母曾收到部分遗物,《少帅》就是其中的一份英文打字稿。1997年,宋以朗的母亲将张爱玲一部分有关英文的书信跟打字稿捐给了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少帅》书稿也在其中。 

2007年前后,外界逐渐有了关于张爱玲创作过这篇小说的消息。但因为没有确实可信的资料,许多消息和猜测都是不准确、甚至错误的。 

宋以朗介绍,张爱玲创作这篇小说的目标读者原本是美国人,因此她才选择用英语写作。但为了让更多关注张爱玲的中国读者也能看到这篇小说,他最终决定用中英双语将小说出版,并配以约三万字的中文解读、分析副本。 

此外宋以朗还提到,小说本意虽是为外国读者所写,但其中许多表达却是中文直译,因此“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本书非常之难看(懂)”。 

专家:小说弥补张爱玲创作空白 

曾有人指出,在这部结局永远成迷的《少帅》中,张爱玲的写作视角从以往身边事转向了大历史、大人物。也有人疑问,小说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是否又是张爱玲在影射自身情感。 

简体版张爱玲全集、外集主编,著名文化学者止庵分析,这部小说虽然不是张爱玲最好的作品,但却是一部她不得不写的、弥补其写作空白、拓展其文学视野的作品。 

止庵认为,《少帅》与张爱玲所写其它爱情故事的不同在于,书中的男主角是影响历史变化的重要角色,女主角也并非再是成年女性,而是一个小女孩儿。二人作为大时代的缩影所体现出的人物关系是吸引张爱玲创作的主要动力。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爱玲文学研究专家陈子善也分析了《少帅》的文学特点。他认为与张爱玲以往的写作风格相比,《少帅》中的句式开始变短,而句子连接中也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思考的空白。 

此外,陈子善还猜测,如果张爱玲继续完成小说,结局或许“也是个悲剧”。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