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汉能集团大规模裁员 李河君坚守薄膜发电技术终酿苦果

2015-08-29 19:04:08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8月29日消息(记者赵珂 实习记者孙悦)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昨天晚间,在港交所上市的汉能薄膜公布未经审核的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净亏损近6千万港元,这也是汉能系2013年正式登陆港股市场后首次出现业绩亏损。

同时,财报中还提到,母公司汉能控股集团将从总部、事业部及各区域公司大幅裁员2千人,比例超过汉能控股集团和上市公司员工总数的30%。有报道称,工龄3年以内的汉能员工,90%都被裁掉了,试用期内的员工100%被裁,很多中层管理人员都在招聘网站上更新了求职信息。《天下公司》今天就这些情况向汉能有关人士求证,但对方表示不便置评。

汉能薄膜称,业绩下降是公司大幅取消关联交易导致的。今年以来,汉能薄膜先后两次取消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总金额高达173亿元人民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我们,市场并不认可汉能的薄膜发电技术,它只能卖给自己的母公司:

业内人士:之前所谓的业绩好,指的都是上市公司这部分,其实它的收入来源大多都来源于它的母集团,它的上市公司这一部分主营业务是卖薄膜发电的太阳能制造设备,而集团拿这些设备造出太阳能电池,然后再销售用来发电,只能说如果市场的状况不会向他倾斜的话,他早晚都会有这种风险在。

就在几个月前,汉能薄膜还是港交所的一只明星股票。4月23日,汉能的市值达3290亿港元,比太阳能行业的全球领头羊——美国福思第一太阳能公司的市值高出5倍多。汉能的创始人李河君当时也超越马云和王健林,成为中国首富。

然而,好景不长。5月20日,汉能薄膜的股价在半小时内暴跌47%,随后紧急停牌;7月15日,港交所发公告称,对汉能薄膜强制停牌。此前,港交所已经开始就汉能涉嫌操纵股价和关联交易等问题展开调查。为了寻求尽快复牌,汉能不得不大幅降低关联交易。

港股分析师李相峰认为,当初汉能的股价能冲得那么高,除了有关联交易带来的业绩假象之外,还有李河君本人资本运作的因素:

李相峰:从现在来看的话,应该说本来就是虚高吧,因为汉能主要做的一些像薄膜这些产品,从市场占有率或者说从整个市场的业绩水平来看的话,,其实之前的股价是挺难支撑的,再加上李河君资本的运作吧,一旦在他资本运作那些方面出问题之后,导致出来的就是一个泡沫的破灭。

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河君今年47岁。2009年,他和当时很多中国企业家一样,决定跨入光伏行业,并选择了薄膜太阳能技术。当时,恰逢国家大力支持光伏产业,乘着政策的东风,李河君也得到了多个地方政府的支持。

业内人士指出,李河君当初选择薄膜太阳能技术,主要是因为这个技术需要的材料比较便宜,但如今市场已经发巨变,薄膜发电已经毫无优势可言:

业内人士:当时多晶硅特别贵,薄膜这种技术便宜,所以当时很多人投产,汉能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后来多晶硅价格巨幅下降,从400多美金直接跌到了不到20美金,薄膜电池能够在市场上打败晶硅电池的逻辑已经不存在了,人家效率又高又便宜,薄膜就卖不出去了,很多人就撑不下去撑过苦难时期嘛!所以就用的是自己的上市公司跟自己的母集团关联交易,自己卖自己嘛,无论如何最终东西还是要在市场认可的,而市场现在对于薄膜电池是不认可的。

现在光伏发电有几种形式,比如单晶硅多晶硅发电、薄膜发电、聚光发电,每种技术都有各自适应的范围,不存在哪一种发电技术更先进的说法。但李河君坚持认为薄膜发电最好,为了扶持这一技术,他进行了大量关联交易。业内人士说,这样做的时间一长,一定会出问题:

业内人士:我们都是希望汉能好的,但它现在就是说:我代表的是薄膜,你们晶硅跟我比,你们不如我,我的薄膜最好。但是事实上它没有顶住,它想顶得住都是要靠真金白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过的时间太长了一定会出问题的,这个钱是有数的,不挣钱,天天花钱,肯定有一天坐吃山空。

现在,强制停牌给汉能薄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在过去8年里,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在香港证监会的要求下被停止买卖。据统计,香港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调查常常超过1年,目前正在调查的19家涉违规公司中,有10家停牌时间已超过了两年。谁也不知道汉能薄膜何时才能复牌。而在复牌之后,它的投资价值如何呢?港股分析师李相峰说,再烂的公司也有投资价值,但之前进去的那些投资者,肯定要蒙受损失:

李相峰:再烂的公司都有一定的投资价值,除非它退市了或者说整个公司清算了。公司还是有投资价值的,但是在没复牌之前你想投资也投资不了。对于之前在里面的那些股东来说,他们会蒙受巨大亏损或者是损失这是肯定的。

原标题:汉能集团大规模裁员 李河君坚守薄膜发电技术终酿苦果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