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独立艺术空间在北京悄然兴起

2015-08-28 19:56:01 来源:新华网

评论

新华网北京8月28日电(赵睿 赵博)脱离大众熟知的艺术中心,采用非营利和民间自筹的运作模式,略带先锋姿态的独立艺术空间近年传入中国,为年轻艺术爱好者所喜爱并效仿。兼具古老底蕴与现代艺术魅力的北京,逐渐成为年轻人“试水”独立艺术空间的首选之地。

28日,由多位中外青年自发组织的“2015独立艺术空间节”在北京开幕,将持续3天。活动内容包括联动呈现展览、表演、音乐会、影片展映、讲座、书籍发布等,分散于20余个独立艺术空间举行。

“这里没有艺术殿堂的距离感,而是生活化的艺术交流场所。在这些公寓式的空间里,参观者可以与艺术家直接对话,不必再凭借臆测推断展品中的奥义。”艺术节的宣传文册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艺术节主办者、Arc Space创办人张理耕认为,相较于气势恢宏的展馆,独立艺术空间多了一份亲民感。

这个位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居民区的独立艺术空间,创办至今经历不小变化:越来越多业内前辈愿意来此创作和展示作品,越来越多艺术爱好者关注这个新兴场所。“起初多是出于好奇,相信随着公众艺术素养的不断提升,对独立艺术空间的认同和支持会越来越多。”张理耕说。

据统计,北京的独立艺术空间目前约有20余家。这些空间没有集中于798、花家地等传统“艺术温床”,而是选择在胡同或居民区里设立驻地,如同野草野花般悄然绽放,以微弱而坚韧的力量传播着年轻一代的艺术理念。

毕业于清华美术学院的蒋同,在2013年底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燕郊一栋公寓楼里创办了ON SPACE。不足两年,空间已组织了数场青年艺术家群展,并与中央美院美术馆、元典美术馆等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

在他看来,北京良好的艺术氛围、丰富的文化资源都使其成为独立艺术空间生存的优渥土壤,“北京的资源让一切都变得有可能”。

另一位艺术节主办者、德国姑娘安东尼娅也对在北京发展独立艺术空间充满信心。2012年,她来到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毕业后,安东尼娅深感“北京的新旧交融让艺术更有活力”,便留下来,与朋友合办了I project space,致力于推动东西方现代艺术交流。

“‘2015独立艺术空间节’能够顺利举办,代表独立艺术空间在北京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多个空间联动将得到比‘单打独斗’更好的效果。”安东尼娅说。

原标题:独立艺术空间在北京悄然兴起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