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股IPO >

杜坤维:IPO堰塞湖再度膨胀说明市场利益天平倾斜

2019-07-01 14:07:27 来源:金融界网站

资本市场存在一个巨大堰塞湖,已经成为一大世界奇观。不管管理层如何努力发行IPO,堰塞湖都是难以化解,并不是说未来上市资源如何的充裕,而是说明资本市场一定存在某种固有弊端,吸引各方资本前来淘金,导致IPO严重堵车,这种堰塞湖不是仅仅依靠IPO常态化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制度来降低股市吸引力减少排队公司。

经过17年IPO常态化超速发行,堰塞湖一度得到大大缓解,市场期待即报即审即将来临,可是转眼之间,IPO堰塞湖再度高悬,过去一周新受理IPO申报企业90家,最新IPO排队企业达631家,其中:主板180家、中小板102家、创业板208家、科创板141家。

本次IPO集中申报,固然有财报因素,也有部分公司希望借助资本市场做大自己,但是有一个现象尤其值得重视,那就是IPO过会率骤然升高,让很多发行人再一次看到IPO审核尺幅放宽,大量公司再度看到IPO希望,于是发行人纷纷粉墨登场,赌一赌运气。

为了尽快化解IPO堰塞湖,同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变上市公司财务质量不高和信息披露存在瑕疵的历史,去年成立了大发审委,几度重申对大发审委实施终身追责,大发审委不负众望,大开杀戒,IPO过会率大降,零过会率屡次出现,三过一五过一都出现过,过会率从80-90%下降到50%左右,投资者一片喝彩之声,而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苦不堪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些利益中人纷纷谴责这是市场化改革的倒退,大力抨击严格的IPO审核,把一些问题公司挡在资本市场大门之外。

可是今年以来,尽管有关方面重申IPO审核制度没有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IPO主板过会率大增,从过去的50%多升高到最近一段时间连续的100%过会,这种过会率在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注册制的科创板IPO过会率也是连续的100%,过会率的升高,很多发行人再度蠢蠢欲动,一些被主板否决的发行人再度冲击主板IPO,或者转向科创板,新三板也成为科创板的重要IPO来源,很多新增的公司也纷纷闯关主板和科创板IPO,IPO堰塞湖也就再度快速膨胀,一周就新增90家IPO,资本市场能够承担一周90家IPO冲击吗?在17年饱受质疑的超速IPO常态化一周也就是10家左右,90家公司需要两个多月才能消化,如果这种局面继续维持,IPO堰塞湖只能越来越大,给投资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是非常不利于股市健康发展的。

一个市场没有IPO不叫资本市场,但过多的IPO也会被质疑圈钱市,尤其是鱼龙混杂的IPO更是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团糟,严重损害投资者切身利益。

A股缘何能够吸引发行人乐此不疲的沉迷于IPO,能够让发行人等上数年哪怕黄花菜也凉了也要IPO,就在于A股市场与成熟市场存在不少明显的不同。

一个是造假上市或者信息披露违规,受到证券法的限制,最高罚款也就是60万元,有的时候就是60万元罚款还会打折,在没有集体诉讼机制下,投资者因为造假上市和信息披露违规违法,起诉索赔的投资者比例并不高,导致违法违规主体的违法成本大大降低,退市制度的严重缺失,更是导致上市以后不管经营好坏,减持也好买壳也好都可以换来一笔财富。因此不少发行人存在一种侥幸心理,希望蒙混过关,来到资本市场圈钱上市,上市以后可以通过并购重组掩饰财务问题,或者通过商誉减值进行财务大洗澡,彻底洗白财务瑕疵,违法所得就被彻底洗白成为合法财富。

其次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控制管理层,从而控制资金支配权使用权,甚至直接挪用上市公司资金占为己有,虽然涉及到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但是大量的实际控制人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而占用资金也是没有归还,典型的就是贾跃亭,通过关联公司占用几十亿元资金,公司濒临退市,股价暴跌,自己跑到美国完成自己的造车梦想,由投资者为其占用资金买单。最近爆出两家公司也涉及到天文数字资金占用问题,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另外实际控制人可以通过资产的高买低卖中饱私囊,虽然有业绩补偿条款,但补偿也就是三年,三年以后呢?也就无需补偿了,即使三年补偿也会利用各种理由逃避补偿。

三是今年上半年股市走势不错,但市场很反常,那就是投资者跑步进场,产业资本跑步离场,清仓减持和大比例减持不断涌现。减持似乎是天经地义,但利用自己掌控的信息发布优势和分红权力,推高股价,自己溜之大吉,留一地鸡毛给二级市场,这样的案列不处罚,各类股东和高管就很容易收割韭菜利益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同时不用承担什么责任,今年的5G概念、大麻概念都有产业资本蹭热点逢高减持。

IPO堰塞湖高悬并不单纯代表上市后备资源的充沛,而是股市的天平存在不均衡,严重偏离融资者利益,而忽视投资者利益,这是需要引以为戒的,历史上走势不佳,就在于投资者利益经常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