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去库存冰火两重天 沈阳“零首付”深夜叫停

2016-03-02 09:45:40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3月2日消息(记者汪威)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去库存的大背景下,各地房地产市场众生百态尽显。一边是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的楼市强劲提速,一片火热。一边却是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仍承受着高库存压力,不断出手化解。在海南、福建等省纷纷出台相关调控细则,加速楼市去库存之后。昨天,沈阳市、河北省、重庆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四个地方也同时出台楼市新政,各有重点,各有对策,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比如,重庆、内蒙古提出,要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内蒙古规定,凡是没有完成去库存任务的地区,将严控土地供应。而和北京相邻的河北则在楼市新政中提出,要加强北京周边房地产管控。

沈阳首提“零首付” 为何又深夜叫停?

相比于其他三个地方,沈阳市昨天出台的去库存新政的政策引发了高度关注,因为里面包含了“零首付”的大招。沈阳市的《意见》提出,对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在沈阳购买商品房的,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公积金连续缴存时限由6个月降为3个月,首付比例实行“零首付”政策,最高贷款额度为单方60万元、双方80万元。同时,对高校、中职在校生购买商品房的,给予奖励、契税全额补贴政策。

这里面,和“零首付”紧密相连的关键词是大学生,也就是说,让楼市吃了一惊的沈阳市“零首付”,面对的仅是大学生群体。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目前东北经济下行压力大,人口、人才外流,因此沈阳出台“零首付”政策也是为了吸引大学生落户,留住人才:

张大伟:从沈阳这个城市的基本面来看,它现在新增人口数量相对比较少,因为东三省的产业在升级调整,所以沈阳的确是需要增加一些大学生就业。

数据显示,沈阳整体的楼市库存非常大,接近3000万平方米。这使得沈阳的市场去化周期处于全国最高的少数城市行列,这也是沈阳出台刺激政策主要原因。不过,虽然只面对大学生群体,但这样的“零首付”依然蕴含着不小风险,张大伟认为,有可能被叫停:

张大伟:这种“零首付”是一个非常激进非常冒险的政策,存在被叫停的可能性。这个政策如果执行的话,市场的风险会非常大。从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说,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他的收入是不稳定的,未来市场一旦出现调整,“断供”等金融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就会非常高。

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这种判断。昨天深夜,沈阳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消息,沈阳大学生购房首付比例实行“零首付”政策”还处于前期调研论证阶段,暂不具备出台条件。

一线城市“暴涨”背后:不排除开发商、中介等推手

如今,中国的楼市分化,库存也在分化。与这些城市努力化解楼市库存相对应的是,现在的一线城市,担心的却是目前楼市突然“发烧”。春节过后,楼市里传出不少声音:许久未见的“排队购房”“开盘日光”的场景再次在广州、北京、深圳等多个城市上演,买房基本靠“抢”。房屋中介就此赚了个盆满钵满:

房屋中介:前一阵我卖了一个南北的一居室,80平米吧,508万元,现在同样小区未知的房子挂610万,不知不觉就涨了100万。

不过也有声音质疑,好几百万的房子,真的就能像白菜那样抢购吗?新华网一篇报道说,记者专门去了被传人们连夜“裹着被子”抢购的上海某楼盘去探了探,现场却是冷冷清清空空荡荡,售楼妹子这样回答,我们还有房源可售。

对此,张大伟分析,目前一线城市房价确实在上涨,但绝大多数的交易并没有市场传闻的那么疯狂。爆炒的背后,不排除开发商、房产中介等造势推动房价上涨,使购房者失去理性。

张大伟:我会经常走访一些房地产项目,了解到,一线城市事实上确实出现了明显的上涨,但涨幅的确是没有所谓一天涨十万二十万,甚至涨七十万八十万,这种现象更多体现在报价端,但是这种报价,目前来看市场并没有完全接受。从这点来看的话,市场现在的确是在这种非理性信息的烘托下,显得非常的火热。

楼市去库存凸显城镇化矛盾:大城市人满为患,中小城市人气不足

一面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房地产的火热,一面是“三四线”的去库存压力高企。这样两极分化的市场行情可能会带来诸多问题。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丛屹认为,如果资金配置进入到一线城市房价泡沫中,会使亟需资金注入的企业更加“缺血”,将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则担心,当前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背后的投机性资金,可能埋下隐患。

杨红旭:首先不利于民生,很多工薪阶层的收入涨幅赶不上房价。同时,也容易滋生泡沫,一个市场中投资、投机性的购房比例,一旦超过30%,就容易出现房价加速上涨,而且是虚涨。

不可否认,目前一线城市的购房需求仍然很旺盛,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城镇化进程中的矛盾:大城市人满为患,中小城市人气不足。张大伟说,这些正是避免一线城市房价不合理增长,同时“捂热”“高库存”地区的核心问题:

张大伟:更多应该做到,通过各种措施,引导产业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才有可能真正把房地产的库存消化掉。因为没有人的进入,任何刺激政策只能是短期的、窗口期的效应。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