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推进殡葬改革 公益性建设和配套服务需跟上

2016-02-24 18:45:23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导读】九部委发文推行节地生态安葬:鼓励家庭成员合葬,树葬海葬等纳入奖补范围。《央广财经评论》本时段关注:推进殡葬改革,公益性建设和配套服务要跟上。

央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来自民政部网站今天上午的消息,民政部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家庭成员合葬,倡导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

《指导意见》明确了节地生态安葬的内涵,就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意见》提出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四项主要任务。一是着力推行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改革。在火葬区,推广骨灰植树、植花、植草和骨灰立体安葬等方式,倡导选择节地型墓位和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在土葬改革区,倡导选择节地型遗体墓位以及遗体深埋、不留坟头或以树代碑。二是着力加强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按比例配建节地生态安葬区域等方式,强化安葬设施的生态功能。三是着力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水平。四是着力培育现代殡葬文化。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社科院政治学所行政学研究室研究员贠杰来评论。

经济之声:《意见》鼓励家庭成员合葬以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倡导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树葬、海葬、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地方式,以及土葬区遗体深埋不留坟头等生态葬法,纳入奖补范围。这也引起很多网友关注和讨论,几家网站甚至针对这些内容发起了调查。节地生态安葬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里?

贠杰:重要意义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首先与当前现实背景有关,它出台的时机很重要,当前面临着老龄化社会逐步加深问题,殡葬问题也会日益凸显。在这个过程中,土地缺乏生态恶化与殡葬数量增加之间矛盾会越来越突出。节地生态安葬的规定出台在各方面就会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另外,节地生态安葬符合当前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事实上,它也是十三五规划的五大理念的具体落实,从发展理念和现实需要方面,节地生态安葬都具有很重要意义。

经济之声:有网友说,殡葬本应是公益事业,但却被商业化,国家既要倡导节约土地,更要采取优惠政策。如今,殡葬商业化的现象很常见,关于墓地涨价的吐糟也非常多。其实,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进步,让节地生态安葬的观念深入人心或许并不难,关键是公益性墓地建设和殡葬服务水平要跟上。要把《意见》中这些内容真正落实到位,还有哪些配套措施要跟上?

贠杰:现在殡葬事业领域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个就是混乱、一个就是浪费,而这两个问题都与我们殡葬商业化趋势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殡葬事业中,就是两个领域,一个是商业化领域,一个是政府领域。我觉得应该加强后者,应该加强殡葬事业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作用,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殡葬事业的规范化发展问题,再一个就是节约化发展的问题。要想达到这两方面目的,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就应该在各层次、各地区加强殡葬事业的科学合理的规划,不要再出现混乱发展或商业主导的情况,第二要保证土地供应服务设施要跟进,要健全,要让老百姓觉得具有便利性,这样的政策才具有可施行性,第三还是要加强相关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增强政策落地的力度和可操作性,如果这方面都能践行起来了,老百姓殡葬的理念也会逐渐转变,这种政策才有可能实施落地。

经济之声:谈到合葬大家不陌生,因为古时候夫妇去世之后安葬在一起的习俗在我国流传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但是这次九部委文件还是引起了很多关注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目前在殡葬领域存在哪些问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进行评论解读。

张彬:一个就是家属的观念问题,认为家人故去之后,一定要给他非常庞大的、豪华的墓地,满足自身寄托哀思的需求。另外一些地方,特别是领导干部示范效应非常明显,对于老人的殡葬观念还是过去的老思维,甚至认为越豪华越有气派,越能够庇荫子孙。殡葬的改革,不光是商家要进行有效的相应营销,更多是对观念上的改变。中国人是讲究家族观念的,家族能够最后合葬在一起,家人祭扫的时候,也能够对所有的故去人进行寄托哀思。

经济之声: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话,观念上会有很多的障碍?

张彬:观念问题可以解决,首先相关部门加大宣传,鼓励大家采用一些环保方式,比如合葬、树葬、海葬、花坛葬等等,环保寄托哀思,寓意深远。还有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他们真正作为殡葬改革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老百姓才能信服,让党员干部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另外,提高相应服务意识,包括奖励机制。这些年中国人殡葬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只要加以引导,只要我们的相关部门推动并且带头,这样一种环保的殡葬方式推行起来并会特别的困难。

经济之声:文件中还提到,要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与殡葬服务融合发展。有网友说,要实现殡葬信息化。信息化的墓地其寄托哀思的功能远强过实体墓地,而且可以永续经营。建议民政部建立网上墓地官网,供全民使用。每个人一个网页,由家人自由发布纪念图文,但不能有诽谤他人的内容。未来,殡葬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会有哪些新特点?

张彬:互联网+的思维,现在已经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改变了很多人的观点。现在殡葬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变化,生态安葬和网络祭扫,未来必然成为一个趋势。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经常在家人的身边,都能经常对故去的人的墓地进行祭扫。网络祭扫、采取鲜花祭扫等的方式,这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观念上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殡葬文化能够得以互联网的形式凸显,它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既能寄托哀思,又能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展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