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因地制宜 精准扶贫

2015-12-02 08:30:19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12月2日消息(记者王建帆)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扶贫开发,贫困人口迅速减少。这种“大水漫灌”的策略虽然减贫幅度大,但针对性弱,往往出现不贫困的人被扶贫,真贫困的人没受益的情况。那么,在转变扶贫思路的同时,应该如何把扶贫政策和资金真正落实到贫困人口身上呢?记者前往湖南、河南的多个贫困地区实地调研,对金融扶贫经验一探究竟。

今年8月,广西马山县出现扶贫造假事件,在该县认定的扶贫对象中,竟然包括一些财政供养人员、个体工商户等,不达标的有三千多人。要想消除这类乱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问题。

记者在湖南、河南调研时,发现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人民银行牵头为贫困户建立金融扶贫档案,利用扶贫部门开展的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投放资金。

以河南淮滨县宋营村为例,在当地人行的推动下,淮滨县邮储银行为该村贫困农户提供“惠民贴息贷款”,同时还配套了针对返乡创业者的“创业贴息贷款”,这两种贷款申请门槛低,还享受政府贴息。但这种优惠只针对特定人群,比如“惠民贴息贷款”就只能发放给贫困户。那么,银行是怎么精准识别的呢?淮滨县邮储银行副行长李志强说,他们是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的:

李志强:要加强平台建设,就是说要和扶贫办、和政府和创业担保中心加强合作,平台建立起来。比如说精准扶贫,精准创业贷款,都是可以在这些平台的基础上获得这些客户资源。

为进一步了解贫困人口的贷款信用信息,人民银行会同当地政府部门和主办银行,为他们创建专门的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比如淮滨县邮储银行利用农村熟人网络,在每个乡都配备专门的信贷服务车,工作人员穿梭在田间地头,实地掌握村民经济情况,同时,村委会还配合公示金融帮扶情况;湖南的一些地方则通过村里的“五老”——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老干部、老农民,共同对贫困村民进行信用评级。

相比财政扶贫,金融扶贫的特点是以产业发展带动致富,所以,不少金融支持只提供给有项目的帮扶对象。这样一来,很多没项目而又真正贫困的人就不能受益。对此,人行沈丘县支行行长邢爱堂说,要通过能人带动来消除扶贫对象的偏移问题:

邢爱堂:已经脱贫的或者做得好的,可以带动没有资金、没有项目、啥都不会的人。没有项目的人可以跟着人家学,比葫芦画瓢,他就能慢慢脱贫了,形成共同致富。

另外,要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作用,除了对象要精准,产业的选择也要精准。多数地区的扶贫产业是农业,但农业生产面临较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一旦价格波动,就可能让扶贫效果打折扣。对此,一些地区因地制宜,选择当地特色产业进行扶持,保证贫困农民有稳定收入。比如湖南省松柏镇,其中一个重点产业是大米。松柏溪州米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宇介绍,松柏大米本就是当地优势产业,经专业化生产后,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风险小:

邓宇:我们这个大米你要说存在市场波动,我觉得没有很大可能。我就把品质做好,这个米根本就不愁一点销,我们年产就是4万多吨,到我们自治州就可以销完了。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