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何种训练竟让军区司令员称“下这个决心不容易”

2015-12-01 10:10:00 来源:解放军报

评论

\

高原步坦协同突击。 曹百明摄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组织大规模、高强度、长时间的实战化训练,安全压力直接考验党委班子的使命担当——

涉险“生命禁区”只为打胜仗

2013年6月,兰州军区《加强高原使命课题训练的意见》下发后,立即在部队中产生强烈反响。

对于高原训练,兰州军区官兵并不陌生。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军区每年都要把部分部队拉到雪域高原,进行以适应高寒缺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适应性训练。

然而,此次高原训练非同以往。根据军区党委决定,将组织全区作战部队和部分保障力量整建制开赴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开展不少于4个月的使命课题训练。

认真研读短短千余字的《意见》,官兵们深感其分量之重:

——规模大。3年时间内,全区所有作战师旅都要完成全员全装高原驻训,而以往每年只安排少部分部队参加高原训练,至今仍有部队未曾涉足高原。

——海拔高。所有部队的驻训点均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最高的驻训地达到海拔5300米,而以往驻训地域海拔大多在两三千米。

——时间长。明确要求训练时间不少于4个月,而以往时间最长也不过四五十天。

千军万马鏖战高原,在严寒缺氧、地形复杂、保障无依托的“生命禁区”组织大规模、高强度、长时间的实战化训练,风险前所未有!

这一切,兰州军区党委“一班人”何尝不知。决策出台前,就不断有人提醒:“高原使命课题训练,安全是道绕不开的坎!以前怎么训现在就怎么训,是最保险的做法。”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军区司令员刘粤军仍感慨“下这个决心不容易”。既然“不容易”,为何还要下这个决心?刘司令员告诉我们,与能打仗打胜仗相比,单位的政绩、个人的功名算得了什么。

“军人生来为打赢,岂因祸福避趋之!”聚焦强军目标,军区党委“一班人”果断拍板:“只要是为了打胜仗,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也要干!”

从适应性训练到使命课题训练,“一词之差”的距离有多远?高原环境的全新挑战,呼唤实战化训练的新“刻度”——

构建使命课题训练的“能力坐标”

都是高原驻训,从适应性训练到使命课题训练,“一词之差”的距离有多远?

带着这样的困惑,某摩步旅旅长于洋带队参加了首批使命课题训练。作为一名老兵,于旅长曾数次上高原驻训、参演,自认为掌握高原的“脾性”。

当于旅长和他的部队走上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却发现一切都变得更加艰难、格外陌生。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让人的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训练中体力很快便出现透支。他告诉记者,过去在两三千米高原经历的考验,与现在全然不在一个层级。

武器装备在这里同样也会发生强烈的“高原反应”:驾驶员把油门一脚踩到底,机动速度也难及平常的三分之一;由于气压低,导弹常常在飞行途中掉下来;火炮射击的距离时近时远,哪怕是最优秀的射手一时也找不到准头。

更让于旅长焦虑的是,在这种环境中开展真刀真枪的实战化训练,让过去在适应性训练中养成的思维观念、训练模式、保障方式等变得不再“适应”。

于旅长面临的困境,正是高原使命课题训练铺开前军区官兵面临的“共同课题”:高原使命课题训练训什么?怎么训?训到什么程度……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高原驻训的质量效益就难以得到真正提高。

兰州军区司令部军训部部长张帆说,高原寒区氧气不足、气压低,导致人体机能下降、武器装备性能下降、战斗行动效能下降,过去适应性训练制订的标准大多过时,亟须构建与高原使命课题训练相匹配的“能力坐标”。

为此,军区采取专题调研、专家指导、试点引路等方法,结合正在开展的训练实践,确定了“对接作战任务、分解能力指标、确定训练内容、量化训练标准”的思路,在全能力检验中探索构建高原使命课题训练体系。

3年来,兰州军区部队围绕破解高原作战面临的侦察预警、指挥通联、远程投送等8个方面的难题,结合不同部队的任务、性质建立起《作战能力结构体系》,使官兵对该抓什么、干什么、训什么、达到什么标准一目了然,从而做到训有方向、练有目标。

观念的跨越是最难的跨越。抓好高原使命课题训练,必须深刻透析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推动训练实践与战争形态同步升级——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