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涪陵 > 周边 >

涪陵构建社区矫正“大矫治”体系

2015-11-23 10:30:37 来源:巴渝都市报社

评论

社区矫正人员在李蔚如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涪陵区把社区矫正工作列入政法综治重点工作之一,实施社区矫正“融入工程”。截至目前,实现了社区服刑人员衔接率100%、管控率100%、信息录入率100%和无脱管、无漏管、无重新犯罪的目标,推动了社区矫正工作上档升级。

构建“大矫治”体系

夯实教育矫正基础

涪陵全面加强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实现有社区矫正工作任务的村(居)工作站建设全覆盖。构建由涪陵新城区、各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为基础,以司法所管理为主,派出所管理为辅,综治、社保、民政、财政等部门紧密配合,以社区矫正小组为纽带,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专群结合工作网络。逐步形成一名社区服刑人员由一名司法所干部、一名社区民警、一名社会工作者、两名社会志愿者、两名村(居)组干部和一名社区服刑人员近亲属共同参与的“1+8”帮教管理模式,完善社区矫正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大矫治”工作体系,不断提升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实行以“居住地为主”的管辖原则,适时加强与判决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的联系,实行无缝对接。严格变更居住和外出请假审批制度,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一律予以否定。创新社区服刑人员报告制度,认真核对每月数据信息,确保无脱漏管的发生。对于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的,严格给予警告、治安处罚、撤销假释缓刑等处罚。全年共给予警告处理16人,撤销缓刑假释5人,切实彰显了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打造片区集中教育中心

注重矫正质量

据介绍,为使辖区司法所可以相对集中管理社区服刑人员,涪陵针对社区矫正任务不均衡的实际,在龙潭、清溪、焦石、新妙、李渡建立了5个社区矫正片区集中教育中心。中心配备必要的教育设施,由辖区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所长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采取轮流授课的方式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增强了集中教育的学习氛围,凸现了学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由预防管控式向教育关怀式转变、由被动程式化向主动系统化教育转变、由强制训诫型向启迪教育型转变。

在硬件建设上,着力抓好“一站、二中心、三基地”建设。“一站”即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二中心”指的是涪陵区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中途之家)和社区矫正片区集中教育中心;“三基地”即涪陵区社区矫正警示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过渡性就业基地。

拓展教育矫治方式

提升矫正水平

依托涪陵监狱创新建立社区矫正监禁警示教育基地,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进监区接受监禁警示教育活动,增强了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意识、守法意识。6月30日,涪陵首批141名社区服刑人员参加了警示教育活动,震撼了社区服刑人员心灵,现场感动流泪比比皆是。开创了全市建立社区矫正警示教育基地先例。

同时,依托涪陵区烈士陵园、大顺乡李蔚如烈士陵园、罗云乡红军烈士陵园建立社区矫正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首批组织96名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了“缅怀红色记忆,争做守法公民”的主题教育活动,采取划片及分批次的方式,让他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其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完善心理矫治网络

强化矫正针对性

建立三级心理矫治网络体系,为个案矫正、综合评估及分类管理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司法所设立社区矫正心理测评工作室,利用现有心理矫正工作软件,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工作,为综合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在片区教育中心设立社区矫正心理辅导室,安排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对心理异常、情绪波动较大的对象开展心理辅导;在区司法局(“中途之家”)设立心理矫正中心,重点开展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突出“矫正人重在矫正心”工作理念,从而构建“司法所——片区集中教育中心——区司法局”三级心理矫治网络体系,为社区服刑人员解开心结,耐心疏导,确保心理矫正发挥积极的辅助作用。

据介绍,1~11月全区社区矫正衔接率达100%,管控率达100%,信息录入率达100%,实现了零脱管零漏管和零犯罪工作目标。

文/图 周文明 洪俊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