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时评:暴恐分子最害怕爱心和希望

2015-11-15 06:40:03 来源:北京青年报

评论

彭小瑜(北京大学教授)

人如果失去了爱心,那就只知道恨了,因为“人不可能有两颗心,一颗是为了恨,另一颗是为了爱。每个人都只有一颗心,而我永远都在想的,是如何保护我的这颗心。”

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是她记录苏联卫国战争女兵故事的作品,其中大多是当事人的口述,有些谈话本身就是完整的小型演讲,甚至有人生哲学的意味,譬如卫生员乌姆尼亚金娜所叙述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上面的引语就是这位勇敢女兵的话,解释她为什么在战火下背出和抢救了一位重伤的德军士兵。

当代恐怖主义者的阴暗恰恰就在于他们企图把善良的人们逼向绝望,让人们失去爱心和希望,和他们一样只知道仇恨和放弃,所以他们总是把攻击目标指向无辜的平民,而且采取越来越残暴的手段。他们这样做的更深层目的是对合法政权宣战,同时又对暴力造成的惨痛后果不负任何责任,企图进行一场与传统战争迥然不同的“不对称战争”,动摇和破坏一个和平有秩序的法治社会。这种挑战和践踏人类良知的邪恶,只有用良知的唤起和力量来回应。世界各国唯一的正确选择只能是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尽早尽快地打击和消灭恐怖主义势力,并且在根本上消除滋生恐怖主义观念和行为的社会土壤。在这方面的任何迟疑、任何虚张声势、任何虚与委蛇,都只会助长恐怖分子的气焰,助长他们的野蛮、残忍和冷酷。

各国学者们对恐怖主义问题研究已经很多,对其根源提出了各种分析和解释,但是在肆无忌惮的恐怖袭击面前,即时的、彻底的、毫不犹豫的正义回击才是首要的任务。在过去这个周五巴黎的恐怖袭击中,以及在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的活动中,暴恐分子总是企图杀害尽可能多的无辜平民,完全蔑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在这次巴黎的袭击中,他们不仅使用爆炸和自动武器扫射来随意杀人,而且对受伤平民还以行刑的方式逐个补枪,不让他们有任何生存机会。人类在历史上建立的所有国际法公约和人道主义原则,对暴恐分子完全没有约束力。他们拒绝和平,拒绝任何形式的理性沟通,拒绝珍惜人的生命,甚至把自己的生命也当作是儿戏。如果世界各国对恐怖主义心慈手软,留有余地,最大的恶果将是这类邪恶无底线的暴力袭击进一步加剧,把人类社会这个命运共同体推入绝望和仇恨的深渊,造成更加混乱无序的局面,让国家和社会日益分裂,让暴恐分子达到他们阴暗的政治目的。

当代恐怖主义者的阴暗恰恰就在于他们最害怕爱心和希望,一切恐怖活动的用意首先就是摧毁人们之间的友爱和人们对生活的希望,为此他们甚至会唆使妇女带着自己的婴儿去充当自杀式炸弹。正因为如此,我们对恐怖主义的回应不能够局限于武力的回击。法兰西是启蒙运动的故乡,是现代人道主义思潮的重要发源地。如果因为法国当下遭遇的复杂社会问题以及她所遭受的冷酷暴恐袭击,人们就开始唱衰和怀疑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那不就正好以绝望替代了希望,那不就正好迎合了恐怖主义的阴暗心愿?

正义战争的理论经历过一些修正和发展,不过至今仍然是人类社会公认的规范和限制武力运用的基本准则。恐怖主义暴力事件在所有的方面都违背了正义战争的准则:这些暴行是由非法组织发动的,针对的是手无寸铁的平民,采取的是残忍、毫无节制的非常规手段,甚至其目标本身也往往是非理性和反人类的。暴恐分子对文明社会宣战的事实没有给予他们任何合法的政治权威,相反,反而彰显了他们的性质实际上更接近有组织的暴力犯罪团伙。对这样的犯罪集团,世界各国除了要正视其严重威胁,也应该看透其虚弱、不得人心的一面。暴恐分子四面出击、肆意屠戮平民,其用意就是为了毁坏人们的爱心和希望,为了挑起民众之间的猜忌和对立。为了击破他们阴谋,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不仅需要避免伤及无辜群众,更要刻意和努力促进各族群之间和不同信仰之间的团结与和谐。

也就是说,最有效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需要占据道德制高点,需要维护法治社会,包括遵守相关的国际法,避免落入为达到正当目的而不择手段的陷阱。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