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服务海归 孵化梦想

2015-10-12 17:47:10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在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有关人才科技激励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地方政府完备相关政策措施和具体的操作执行办法。近三年,全市人才科技方面连续投入超20亿元,创业园有34位领军人才和40位优秀人才受到人才奖励资金资助。

2、打造创新平台,提供在孵企业发展源动力

依托海外人才中国创业示范基地、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江苏基地工作站和设在硅谷、东京、杜塞尔多夫等海外人才工作站,推介对接试验区和自贸区的政策措施,以“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积极引进区内企业创新和产业链完善所需的各类人才、技术。

3、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继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推行园区“一站式”服务后,创业园又先后建立江苏(昆山)微软技术中心公共平台、环保产业技术支撑平台、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中心,以及有关专利信息检索、农药残留物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检测、智能机器人、先进材料与加工技术研究中心等10多个专业服务平台,累计开展技术服务、培训6000余次,这些专业平台聚集了产业、服务了企业,园区被认定为国家科技服务业标准化单位。

4、构建市场拓展平台,培育新兴产业

搭建供应链管理平台,协助企业开拓市场。积极承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充分利用全市10条主导产业链上的6000多家配套企业、26000多个配套项目资源,建立产品信息采集制度,常态化举办沙龙联谊和专业展示等推介活动,实现“采购在本地、销售在本地、服务在本地”,使企业牢牢扎根于昆山。2014年,园内24家企业与全市58家企业建立供应关系,完成合同金额近8000万元。

5、完善畅通投融资平台,促进升级发展

依托区域内丰富灵活多样的融资平台,探索形成多元、高效的科技与金融资源对接投融资体系。创新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融资的金融服务机制,设立“金融超市”,与16家机构成立金融服务联合会,合作举办投融资沙龙,举行项目路演、投资洽谈,为不同阶段的人才创业企业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

近年来,昆山留创园以培育规模型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帮扶留学回国人员创办的成长企业,融合技术资本、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集成企业资源、科研资源与政府资源,有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由配套创业到创牌创优的跃升。

目前,园区集聚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8名,市级以上领军人才105名,博士团队50个,博士后55名,为我市科技人才集聚区。园区形成了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环保、新能源等主导产业,2014年实现销售20亿元。培育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 2家,上市后备企业8家。成立项目组对接各级人才政策,为100家企业争取了上级资金1.08亿元。

然而,在留创园的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近年来,园区一直依托“风险资金池”、人才贷等投融资方式,为企业搭建投融资平台,然而,眼下此类风投机构审核严苛,对接成功率较低,额度较小,人才企业成长壮大受资金瓶颈制约。园区金融自主决策性不高,通过参股、提供融资担保和补偿机制等方式引导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不够全,企业多数依靠外部风投资源实现融资。

高新技术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难以进入市场,是第二个问题。受现行市场机制引导不足,尤其是很多中小企业有意识地规避风险、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接纳和认可度低,拒绝开展“首试”、“首用”,导致“中试”环节严重滞后。据统计,科技成果经过“中试”后,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过“中试”的只有30%左右。只有通过“中试”产业化研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艺的放大和验证、生产成本的估计以及产业化设备的开发和改进等诸多问题,为产品进入市场和大规模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昆山留创园相关负责人建议,通过制定系统化政策,平衡各地资源,逐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从“人才紧跟政策流动”向“人才紧跟产业流动”转变。另外,着力引进企业管理咨询、人才猎聘、薪酬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化服务等中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新兴业态,重点解决企业“招聘难”、“留人难”问题,建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为区域产业升级与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原标题: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服务海归 孵化梦想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