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天津“8·12”事故169名伤员出院 危重伤员多数好转

2015-08-24 15:23: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论

伤员救治情况

重症者伤情集中为颅脑伤和烧伤

国家卫计委应急办监察专员、应急办副主任张国新在发布会上介绍,根据救援需要,已累计从全国各地调派16个专业的80多名医学专家,包括两位烧伤科院士、一位神经外科院士,天津市也组织了180多名专家在一线指导伤员救治。

目前伤员救治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在院伤员伤情总体好转,大部分危重伤员已转危为安,有近170名伤员顺利出院。伤员救治康复、心理疏导等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有效进行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复兴医院院长、国家卫计委爆炸事故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席修明介绍,第一批来津的30余位专家大多参加过重大救援,如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昆山爆炸等,抢救经验丰富。

事故发生后,天津市39家医院收治了700多名伤员。专家组到场后,首先筛查出重伤员,进行一对一救治。经初步筛查,此次爆炸事故伤员伤情有两个特点:一是冲击波爆震力量大,颅脑损伤患者多;二是烧伤患者多,且很多烧伤患者伴有多发骨折,给救治带来困难。席修明说:“到目前实施了大大小小手术400多次,针对不同伤员制定治疗方案,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大部分伤员逐步转危为安。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院士已经95岁高龄,亲自到武警医院看望烧伤病人,提出宝贵会诊意见。”

席修明特别举了一个救治案例,“大家都知道一位员工在爆炸现场停留了60多个小时,当时他处于深度昏迷,脱水,高烧到快40℃,还有多发肋骨骨折,一侧肋骨从第2根到第10根都断掉,同时有骨盆、颅骨骨折。转入到二五四医院后,专家组一块进行复苏,经过一天一夜奋力抢救,第二天病人就完全清醒。当时有消息说可能会中毒,我们就把他的血尿样本及时送到国家最高水平的毒理研究所进行检查。前天报告回来,没有任何中毒迹象。病人现在康复得很好,已经可以饮食、对答。”

对于目前在院治疗的危重症伤员情况,席修明表示,12名危重症伤员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主要集中在泰达医院和第五中心医院,最重的两个病人里,有一人曾心跳停止过一次,被复苏过来。“现在,他们处在深度昏迷状态,靠人工呼吸机维持生命,有的伤员还需用升压药维持血压供应。昨天我们对这两位病人进行了脑功能评价,发现他们的脑功能都处在非常低下的状态,随时有生命危险,维持了十几天已经很不容易。”

“这次事故有80多位烧伤伤员,最重的有3位,其中两位更重一些,在武警医院。”席修明说,“这两位一个是烧伤面积比较大,再一个烧伤深度比较大,绝大部分烧伤都是三度以上,同时合并严重多发骨折,所以在烧伤的情况下做手术、固定骨头非常困难。现在病人状态比较稳定,几乎每天都做手术,不断植皮覆盖创面。”

还有一位危重烧伤伤员在市第一中心医院,40%左右烧伤,下肢深三度烧伤,合并颅脑损伤,同时吸入大量粉尘造成肺部重度烧伤,病情非常复杂。经过第一期抢救后,目前这位伤员肺部情况明显好转,21日已开始植皮。

环境监测情况

常规空气质量二级良好水平

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邓小文在发布会上公布了最新环境监测数据。

8月22日,事故现场共布设环境空气监测点位18个,水环境监测点位42个,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1个,海水环境监测点位6个,24小时不间断检测。

22日0时至24时期间,环境空气方面,共现场采集空气样品216个,监测项目为氰化氢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结果显示,事发地警戒区外10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和8个环境空气流动点位均未检出新的特征污染物,各点位各项特征污染物浓度均未出现超标。事故区域周边5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主要是国家规定的六项常规污染物数据显示,常规空气质量处于二级良好水平。

水质方面,22日水质监测点位共42个,其中警戒区内点位26个,警戒区外点位16个。检测结果显示,共有30个点位检出氰化物,其中6个污水点位超标,均位于警戒区内,超标浓度为0.537至106毫克/升,超标倍数是0.074至211倍,最大超标点位为天津港明渠2号点位,1个地表水点位超标,位于警戒区内天保酒店景观湖。警戒区外8个地表水点位中,3个点位检出氰化物,最高检出浓度为0.013毫克/升,相当于地表水五类标准的6.5%。警戒区外8个污水监测点位中,全部检出氰化物,最高检出浓度为0.139毫克/升,相当于控制标准的27.8%,目前所有氰化物超标废水仍全部封堵在事故区域内,未经处理达标不外排。

值得注意的是,事故周边区域的地下水,22日检出氰化物,最高浓度值相当于地下水四类标准的9%,未超标。事故区域邻近近岸海域6个海水监测点位,氰化物均未超标。(记者 李家宇 徐丽)

原标题:天津“8·12”事故169名伤员出院 危重伤员多数好转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