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一个贫困山区乡的“脱贫经”

2015-08-19 09:02:48 来源:新华网

评论

新华网福州8月18日电(记者沈汝发)福建大田县的屏山乡,位于闽西北山区,森林覆盖率达77.7%,但“九山半水半分田,穷得只剩下好生态。”屏山乡党委书记连仁山坦言,群众收入微薄,“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不少乡村是空壳村。”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但如何变成金山银山?”连仁山说,屏山以茶闻名,70%的农民收入靠茶叶,但就茶叶做茶叶只会越走越窄,效益低,附加值低,“茶叶不仅是农产品,还是旅游产品。”通过发展以茶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当地群众逐渐脱贫致富。

“高山云雾出好茶。”屏山乡是全县海拔最高的乡镇,方圆20公里范围内没有一根工业烟囱。拥有1.8万亩的优质茶园,人均超过1亩茶,获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记者实地探访看到,到处云雾笼罩,大片的茶园郁郁葱葱,层次分明,景色宜人。

屏山乡的定位现在是“中国高山茶生态休闲旅游区”,连仁山告诉记者,政府先搞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再通过“雾海茶人家”“樱花观光园”等项目带动,逐步探索出茶产业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福建和道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屏山和道源民宿综合体项目已经初具规模。大片的马鞭花草艳丽芳香,幽静曲折的木栈道,一泻千里的瀑布等都吸引了很多游客。“屏山的茶山很漂亮,我认准这里的乡村旅游很有前景。”公司董事长苏进塔说,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打造“千亩花田”“百幢民宿”“十里茶谷”的生态综合旅游度假区。

“春赏花,夏避暑,秋品茶,冬观雪”,“花花屏山”的品牌名气越来越大。据屏山乡副乡长翁文钰介绍,现在到屏山旅游的人数日均已达两三千人,还吸引了江西、广东等省外的游客。

旅游带动了人气,人气带动了财气。当地群众受益于此,收入大大增加。村民郭点胜开了一家宾馆,他说,一间客房一天八九十元,一年纯收入两三万元。村民章园娣在景点附近摆了一个小摊,向游客卖饮料、小食品等。“身体不好,原来在家里一分钱收入没有,现在一天能挣五六十元。”村民郭玉珠将房子出租用于做民宿,并在旅游公司打工,一个月收入增加两三千元。“原来想都不敢想,现在坐在家门口挣钱。”内洋村的“农民导游”郭直呈高兴地说。

茶叶产业也依托旅游得到快速发展,打响了东方美人茶的品牌。拥有60多亩茶园的村干部苏晋同说,他种了一二十年的茶叶,原来只是粗加工,卖毛茶,五六元一斤都没有人要,现在卖东方美人茶,一斤卖到三四百元。

“这几年茶叶市场不景气,如果不是和旅游结合,屏山的茶产业早就倒光了。”大田县东方美人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启绵说,现在基本不受影响,一年销售额300多万元。另外,依托旅游,各种茶食品、茶礼品等“伴手礼”也受到游客欢迎。

记者在屏山调研感受到,政府的前期投入打好了基础,项目支撑带来了市场活力,群众尝到甜头激发了内生动力。“不能守着绿水青山没饭吃,要释放生态红利,乡村旅游是山区乡镇摆脱贫困一个重要路径。”连仁山认为。

原标题:“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一个贫困山区乡的“脱贫经”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