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军民融合助力我国重大技术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015-07-20 15:49:20 来源:新华网

评论

新华网北京7月20日电(记者华晔迪)关键核心技术缺失、高度依赖国外先进技术,是萦绕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的一片“阴影”。记者近日走访一批军工企业了解到,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一批军用技术逐步应用于民用领域,正在助力我国企业打破一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正在北京举办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上,航天科工集团展区,一辆外形酷似平板车的全向移动装备,在工程人员遥控下,平稳实现纵向、横向和任意方向的平移、转动以及二者运动的任意组合,颇为引人注目。

由于能实现任意方向移动,全向移动装备在车间、机场等场所可进行物流转运或大部件对接。“核心是此前一直由西方国家掌握的麦克拉姆轮技术。”航天科工三院8359所所长葛令民介绍说,这项技术原本用于军用飞机部件对接安装,军民融合促使这些技术走向商用市场。

无独有偶,刚刚获得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技术创新奖的3000马力大功率液力变速器技术同样源于军用技术。3000马力大功率液力变速器,是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双变一体行星式液力变速器,主要应用于油田及页岩气开采装备。

生产商航天科工十院凯星液力公司总经理李晓东告诉记者,这项在火箭液体发动机淘汰技术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创新技术,打破了国外在油气田领域的技术限制和封锁,在曾经由国外产品100%垄断的大功率液力变速器市场,目前凯星液力的市场份额已达到近四成。

李晓东还告诉记者,除已广泛应用的油田及页岩气开采领域,大功率液力变速器还能应用于大型商用车、重型工程机械领域,他并透露,凯星液力已与国内工程机械企业试制车用变速器,目前这块市场依然由国外产品绝对控制。

眼下,在位于内蒙古的大唐国际锡林浩特矿业公司,由科工四院重工公司研制生产的可载重220吨的多轴电动轮重型矿用自卸车已经通过寒区适应性、空载功能等多项试验,改进型产品已完成生产,正在进行出厂试验,即将推向市场。

这项运用军用汽车底盘等多项技术的大型矿用车,打破了矿用车市场曾经由国外产品垄断局面,推动国产高端矿用运输装备技术发展,提高国产装备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对于国产技术的扶持政策,正在促使更多矿业企业采用国产设备。

类似案例不胜枚举。在航天科技集团,记者了解到,利用航天推进剂燃烧技术转化开发的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产品、化肥生产等领域;利用液体火箭推进剂输送等技术转化开发的长输管线输油泵,实现高端装备国产化替代进口,打破国际垄断,取得17项国家专利,已在中石化“昆明—大理”“南宁—北海”多条输油管线上得到应用。

不仅如此,一些军用总体技术也被应用于城市领域。在武汉,由航天科工二院牵头的我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总体规划与设计任务已经完成。航天科工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翔告诉记者,航天科工已与50多个城市建立智慧城市建设合作关系,签订一批智慧城市及应用领域项目。

显然,军用技术转民用的潜力还不仅于此。可以预见,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类似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中国技术将层出不穷。“千锤百炼的军用技术,甚至已淘汰的军用技术,结合上民用需求,就能在民用领域找到新的生机。相信未来几年,在重大装备领域,人们将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新设备。”李晓东说。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在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基础依然薄弱,有待继续努力。

原标题:军民融合助力我国重大技术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