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是谁在制造高离婚率恐慌?

2015-07-06 19:11:15 来源:中国青年网

评论

中国青年网7月6日电 近日,有专家说社交软件导致近年离婚率上升,引发网友热议。在中国这个血缘关系的社会结构中,离婚一直是最吸引眼球的八卦话题,更遑论里面夹杂的出轨、小三、捉奸等情节,简直瞬间提升看客们的肾上腺素。大到名人小到市井小民,只要一牵扯上此类话题,多是没有善终。在国人看客行为的影响下,似乎离婚、单身越来越变成一个深恶痛绝的事件。

2015娱乐圈离婚狗血剧根本停不下来

从年初炒得沸沸扬扬的陈赫离婚事件到近期张雨绮“缘有轮转”的离婚宣言,2015的头条似乎注定是为离婚准备的。寒冬里,陈赫劈腿张子萱事件曝光后,如火山爆发般引爆娱乐圈,长期经营的好男人形象和贩卖的爱情正能量一触即溃,“我就是好男人,好男人就是我”曾小贤形象一夕回到解放前。

体育圈亦不平静,这个夏天,刘翔也发了微博宣布离婚,只留下了“我与葛天2014年5月恋爱,同年9月结婚,婚后因性格不合,于今天结束这段婚姻,希望今后各自都有更美好的人生,祝愿彼此。”引人唏嘘的博文。如此闪婚又闪离,又流传出了一段插足与反插足狗血剧。总之,在他们的逻辑里能被抢走的爱人不是爱人。

紧接着,7月3日因嫖娼获释后的王全安也发微博证实和张雨绮离婚。两人2011年因一见钟情结婚,没有山盟海誓却有8.688克拉的钻戒。然而去年王全安因嫖娼被审查,两人的婚姻也基本走到了尽头,而后张雨绮被曝婚内出轨,这段婚姻被彻底撕裂。

娱乐圈里的情情爱爱更易被想成浪漫的风花雪月故事,犹如镁光灯下的大片,在激情过后,留下一地鸡毛,随风飘散在空中,徒留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大众的离婚率却在近几年呈飙升趋势,在这些数据背后,除了爱,还有数不清的计算。

“中国特色”离婚:一场与爱情无关的赌局

离婚漫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民政部发布《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报告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经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去年一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北京以5万5千余对“领跑”全国各大城市。

专家分析,2013年3月楼市新“国五条”细则出台,规定“出售房产征税按转让所得的20%”的规定,有些夫妻离婚成为了“避税”的“便捷途径”。

事实上中国的政策性离婚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发生了,国企改革很多单位要求同一单位的夫妻需要其中一人下岗,这时候就出现了大量离婚不离家的现象。

而后的国务院的发文将市民的房子与婚姻捆绑在一起。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要求自该年7月30日起停止福利性分房,全面实行住宅商品化。从这个节点开始,房子对家庭变得重要,婚姻也开始受房子影响。

在众多扭曲的政策下,上演了一出出社会百态的离婚闹剧。

为获得征地赔偿,天津一未男青年因女友未达到法定婚龄和岳母登记结婚,拿到补偿款后再离婚。

为了一笔供暖费,东三省每年供暖期前都会涌现“季节性离婚”潮。

为了孩子能在上海上学以及参加升学考试,有人通过专门的中介,先离婚再和一个上海女人结婚,领到准考证后再离婚,与原配复婚。

.......

为超生、为买房、为出国、为避税、为低保、为经济适用房、养老补贴等,很多夫妻都在玩着一场“危险的游戏”。

也许这类“假离婚”只占少数,因为它放大了大众在利益分配时内心的一种恐慌和焦虑。

是谁在制造高离婚率恐慌?

中国的男性在总数上多于女性已是不争的事实,调查显示,到2020年左右,中国适婚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但在城市里不论剩男还是剩女都与日俱增,各种相亲平台成了单身男女的狂欢派对,他们在这个平台上“货比三家”,希望通过等价交换,找到财产、身高、相貌等条件相等的人结婚。

当下,青年群体的思想已经相当开放,闪婚闪离变得越来越普遍。

性学家李银河认为,离婚率上升是社会经历现代化的必然,闪婚闪离往往是因为感情,在组成家庭的因素中,在双方的物质基础下不对称时,感情的比例越高,离婚的风险就越高。

而在传统乡土社会,两人结婚前可能都不认识,但是婚后的关系却很牢固。因为他们的感情好坏并不是维系婚姻的基础,在家族利益关系这个裙带的支配下,离婚就不那么容易。

中国一直都是一个特别重视婚姻和子嗣的国家,社会舆论不赞同独身主义,单身者的行为一向被视为异端怪行。老人常言“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熟人社会的舆论压力使得离婚似乎有违传统道德。

虽然进入现代社会后这种观念已大有改观,但似乎社会上还是有某种集体无意识在制造对独身者深深的恶意。

中国现代婚姻游走于刚需界面和情感界面之间,无论哪方面有利可图或者产生问题都会对一纸婚约掉头不顾,而传统思维仍然在制造不婚的恐慌,集体的婚姻现象永远都是这个社会的家国大事。

(中国青年网根据半岛晨报、新周刊、新京报等)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