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陈凯歌赴上大上海电影学院履新 许诺不做"空头院长"

2015-07-06 10:11:15 来源:新华网

评论

2015年07月06日 09:51:34来源:文汇报

陈凯歌:我一定会走上三尺讲台

昨携《道士下山》主创赴上大上海电影学院履新,许诺不做“空头院长”

陈凯歌(资料图)

他的就职演说并不长,总共五分半钟,但其间场内爆发了7次掌声。最热烈的一次,是因为他许诺:“我不做空头院长,如果有名无实,那么下一次我站在这里,你们可以对我喊‘下去’。”昨天,陈凯歌出任新成立的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首任院长,任期5年。他承诺,自己一定会走上三尺讲台,不辜负年轻的朋友们。

在上大校园的伟长楼内,望着台下济济一堂的学生,陈凯歌的思绪飞到了30多年前,回到他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那次典礼上。“我有点激动。因为30多年前,一位和我今天差不多年龄的长者,曾站在北京电影学院的讲台上,宣布1978级学生毕业了。”那年的陈凯歌也是台下一员。时光荏苒,相似的场景、迥异的位置,从台下走到台上,陈凯歌谦称,自己是忐忑的,“我之所以一开始非常害怕接受这个任务,是因为中国文化里师言贵重,既要为人师,又要为人表,我自觉做得还不够。”正如眼下,由他执导的新片《道士下山》遭遇两极的风评。有人称这是部完成度极高的电影工业标准作品,但也有人直言“《霸王别姬》的陈凯歌一去难返”。

所以,在陈凯歌心里,虽是一院之长,他仍有大把学习的空间。“我想和年轻人们一起学习,向我们共生共存的这个时代学习,向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向我始终心仪的传统文化学习。”这一点恰好与上海大学向他递来橄榄枝的初衷不谋而合。上大校长罗宏杰说,在国外先进的电影教学中,也常有业界人士担纲教职的情况。但无论是导演、制片人,抑或产业中其他角色出任教员,“他们在执行教学任务的同时都坚持不脱离业界,因为在他们看来,电影界3年变一个模样,脱离业界太久只会让教学理念与现实脱节”。所以,国外的电影学院与业界始终能保持一致的速度和深度的融合。美国的电影教育为何能满足市场需求?就是因为不断有业内人士来教书,而学院内的教授也会每年参与电影业内的项目。

如此,能一边保证导演创作,一边执行教学计划,这是陈凯歌最终应允加盟上大的重要原因。就像昨天,他把《道士下山》的主创见面会与院长履新仪式合二为一。他一边在台上回答学生们对《道士下山》中人物设置、情节走向提出的疑惑,一边用新片中的台词为他的执教道路小试牛鞭,“《道士下山》里,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人生无非上山、下山,但无论上或者下,你都要一直往前走。’这也是我对年轻朋友们的寄语。”

至于勇往直前的理想彼岸会有什么在等待?陈凯歌说,他正与学校的老师们共同构制一个蓝图--能够使上大上海电影学院成为一个具有较大竞争力、具有国际知名度、能培养出最好学生的现代化院校。“我希望从上海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骄傲地告诉别人,我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有人文情怀,具有实践能力,具有理性的悲悯的现代人。”看上去,陈凯歌依旧是“道胜于器”的“哲人导演”。而他的“道”能否助他在教学岗位上长袖善舞,答案将从今年秋天开启。(首席记者 王彦)

原标题:陈凯歌赴上大上海电影学院履新 许诺不做"空头院长"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