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贵州大方县滑石村:泥石流灾后在绿色里重生

2015-06-02 14:10: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

走进郁郁葱葱的贵州省大方县小屯乡滑石村,很难想象15年前的这里,山上一棵树都没有,还曾在一场暴风雨中因泥石流遭遇灭顶之灾。而如今的滑石村,森林覆盖率高达73.6%,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也从不到1200元,增加到现在的5960元。

2000年5月7日,滑石村发生山洪泥石流,短短几十分钟就造成30头(匹)大牲畜、1152只家禽死亡,27幢房屋、62间畜圈被毁,千余亩农作物被损,经济损失达到700多万元,18条生命也在此次的灾害中逝去。面对这一切,当过军人、上过战场、见过生死的王福忠忍不住潸然泪下。

“当时大家争相开荒,地都开到山顶了,山高坡陡,没多少收成不说,一有雨就成灾,得不偿失。” 滑石村的村支书王福忠说,那时候的山顶像剃光了的头一样,没有一根头发。

当时滑石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地所得,由于土地贫瘠,广种薄收,人均收入仅为1200元,有“乱石山、巴掌土、广种薄收年年苦,种一坡、收一箩、一年不够半年粮”之说。

耕作条件太差,种粮食的产量不高,王福忠思量着,只有慢慢把植被恢复起来,做山的文章才有前途。1997年,王福忠争取到1700多亩的水保生态林在滑石村实施,种植柳杉、核桃、板栗,主要种在地梗上,每亩67株。由于当时村民的自发性不强,参与度不高,生态的恢复太慢,还是没有躲过2000年5月7日的那场灾难。

灾难过后,王福忠更加坚定地加快了生态恢复的步伐,但当时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地所得,不愿意把地拿来种树种草。王福忠心里明白,乡亲们是担心赖以生存的土地没了,断了生计,必须有经济上的替代出路,才能让村民主动参与到生态恢复的工程中来。于是,他找村里思想比较开放的几户农户来做示范。

虽然不是全村参与到退耕还林,但是当2006年5月一场暴风雨再次来临,少数人参与种下的树,让滑石村在狂风暴雨中有惊无险,村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生态恢复带来的好处,于是很多村民主动要求参与到退耕还林中来。

经过15年的努力,滑石村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生态建设路子:针对山形地貌开展生态林建设,把高于35度的坡耕地作为退耕还林区域并根据气候、温湿度、海拔选择退耕还林树种;根据总体规划,按照山形地貌整体推进和分片栽种方式进行生态林建设。

“全村1.7万多亩的耕地,25度以上的占80%以上。从2000年开始,乡亲们开始退耕还林还草,至2014年退耕还林7814亩,封山育林1.5万亩。”滑石村的村支书王福忠介绍,经过15年的生态恢复,2014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3.6%,比2000年增长了52.6个百分点。

“造而不护白费力。”在王福忠心里护林和造林同样重要,他通过将退耕还林管理制度写入村规民约,严打乱砍滥伐、贩运木材等行为;实施德援项目,合理间伐过密树木和病虫害树木;并成立森林防火队伍,加强森林防火等一系列的措施,保护已有的树林。

有了生态基础,王福忠又开始思考,如何带领村民靠山吃山,做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走出一条因地制宜,既能保护生态建设成果,又能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子。

退耕还林项目实施后,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每年2200多人外出务工,增加4000多万收入,另一部分转产发展林下种养殖。截止2014年底,全村发展林下种植达到2650亩,涉及天麻、杜仲、金荞麦等十多种名贵药材,其中种植天麻568亩,建立养殖场14个,发展林下养鸡达到4万羽,林下养羊1365只,林下养牛150头,养猪3500头。15年来,在增加52.6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的基础上,人均收入达到5960元,是2000年的4.75倍。

“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得以提升,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村庄更整洁了。”王福忠说,随着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滑石村“风沙起,雾罩大,三里之内不见人”的景象成为了历史,村民喝上了经过树木过滤不再含有泥沙的“放心水”,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泥石流灾害也没有再发生过。

原标题:贵州大方县滑石村:泥石流灾后在绿色里重生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