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喜欢摄影的人,其实是很幸福的。在他眼里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一幅幅画面。因此,他不会去为选择题材大小而烦恼,不会因为不能去拍重大事件、不能去拍知名景点就放下手中的相机。

我的身边就有好多东西可以去拍,可以拍上班路上遇到的人,可以拍上班的同事,可以拍经常到你办公室来浇花的物业工人、可以拍窗台上的花朵,下班了又可以拍下班路上的人、回家可以拍自己家的孩子。

当下可拍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拍也拍不完。这些年中国大地上摄影比赛频频,看上去有点热闹,其实跟国外比还是有一些差距。中国题材是西方摄影师的一个热点,已经持续多年。
但是反观我们周围的摄影家,是否真正重视自己眼前的题材?这是值得反思的。你的作品否足够重视生命和发展?是否足够尊重摄影语言的独特表达?是否对大时代大发展有足够的反思?
对于摄影,我们不要只看摄影本身,更应该看到生活的本真。有什么样的生活体验,就会有什么样的作品。


我觉得,摄影爱好者要放弃那种“惟创作论”的想法,创作目的性要少一些,可以多拍跟你有关的东西,这样,你的照片更容易传递出去。


这个时代,我们不缺漂亮的照片,缺的是成组、成系列、成思想的照片。我们要做的就是更专业一些。我觉得,在全民摄影时代,我们更加需要提倡这种摄影专业主 义。其次,还要具有专题意识。有时候一、两张照片无法表达清楚一件事或者一种观点,只有以专题的方式呈现,你的照片的意义才可以更好实现。还有重要的一 点,就是一定要具备编辑意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照片,没有经过编辑时看上去非常一般,可经过编辑(照片的组合排列、图片说明等)之后就非常出彩,能被 很多人记住。所以,摄影人如果具备一点编辑的意识和能力,你的照片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以上图文摘自人民邮电出版社《在路上——跨越时代的影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