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 >

委外基金遭赎回 分级基金边缘化

2017-12-28 14:05:37 来源: 北京商报

评论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站在年尾之际回首2017年,“强监管”无疑是监管主旋律,在金融机构“去杠杆”与公募回归主动管理的政策导向下,委外、定增、分级、保本、货币五大类基金面临命运转折,由盛转衰。本期将从上述四方面为投资者复盘它们今年的生存轨迹。

委外基金遭赎回

去年风靡公募市场的委外定制基金在监管多番严控下出现两极分化,一面是,基金公司积极拥抱监管寻求转型,市场上委外机构定制产品纷纷披上“发起式”外衣亮相市场。而另一面,没能留住机构金主客户的基金产品在遭遇巨额赎回后沦为迷你基金,委外债基也成为今年基金清盘“常客”。

今年3月17日,一则《机构监管情况通报》征求意见稿正式下发,要求“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超50%的新基金应采用封闭式或定期开放运作模式,同时采用发起式基金形式”,大幅抬高了机构委外定制基金的发行门槛,因此这则《通报》也被业内称为委外定制基金监管新规。

“发行一只发起式基金要求基金公司自行认购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有期限不少于三年,这些资金的占用给基金公司资本金带来了考验。”盈码基金研究员杨晓晴认为。

在严监管约束下,新发行的委外定制基金数量、规模双双出现下滑,存量的委外定制基金也出现赎回迹象,委外机构定制基金扎堆清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超百例基金宣告清盘,其中债券型基金清盘数量为47只。“清盘债基中,很多都属于委外产品,主要是新规后,机构资金撤回与今年低迷的债市表现所致。”杨晓晴解释称。

今年5月,也就是新规实施两个月后,光大保德信尊盈半年定期开放债券以发起式基金身份亮相市场,委外产品转型大幕就此开启。证监会基金募集申请表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49只基金产品拟转型发起式投资模式,其中25只年内已完成转型。

定增基金套利难

过去几年里,定增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公募定增基金的发行热潮。然而,今年2月17日的再融资新规和5月27日减持新规的双重监管重压下,定增基金以往依靠折价套利而实现高收益的红利再难实现。

今年2月,证监会下发《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也就是业内所说的再融资新规。该项新规明确定增定价基准日只能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定增套利红利遭遇遏制。

今年5月,证监会的监管举措再次指向定增市场,提出“定增股东限售期解禁后,集合竞价12个月内减持不得超过50%”、“每3个月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该部分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上述规定成为定增市场上的最大掣肘。

两项对定增基金利空的监管加剧了该类产品的生存窘境。今年以来定增策略基金平均收益仅0.1%,业绩的下滑也直接导致整体规模的缩水。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整理,当前实际主打定增策略的公募基金有59只,其中剔除了不少定增主题和类事件驱动的指数基金。从整体规模来看,经历了市场的波动和政策收紧,部分产品已经处于转型期,整体定增公募基金的规模缩水到500亿元左右,平均规模不足10亿元。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