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房产 >

房企金融化三步走 政策限制难以突破

2017-07-03 14:10:3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

地产和金融是一对“孪生兄弟”。由于房地产业的资金密集属性,其对金融的依赖一直有之,早期表现为融资和授信需求,如今则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在楼市调控重压、盈利能力受限的情况下,对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尝试,甚至关乎企业的转型大计。

在这种思路下,房地产企业在金融领域的尝试从未止步。

一方面,房企收购金融牌照,参股控股银、证、保、信、基,成立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实现负债多元化。

另一方面,推动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不断发展,借助ABS、MBS、CMBS、类REITs、私募基金等金融平台,实现轻资产、高周转,提高资产流动性。

尽管已有大格局和大野心,但政策层面的限制,正在制约着房企在金融领域的尝试。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房企如何实现“金融化”转型,仍需观察。

从融资到战略投资

房企对于金融业务的布局早已有之。早在上世纪90年代,泛海就入股民生银行(600016,股吧),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此后又步步为营,布局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细分金融领域。

如今,泛海成为在金融领域涉足最深的房企之一。在泛海集团内部,金融业务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均强于房地产业务。

到2009年以后,房企开始相继涉足金融领域,绿地、华润、星河、鲁能、新华联(000620,股吧)、万科、恒大、华夏幸福(600340,股吧)等均有所布局。近年来,绿地、恒大甚至提出要获得“全金融牌照”。

佳兆业在金融板块也有极深布局,根据其官网资料,集团已拥有股权私募基金、证券私募基金,以及小额贷款、商业保理、财富管理等业务,正在筹建银行、保险板块。

但在不同阶段,房企有着不同的兴奋点,总体来看,其在细分领域的布局顺序也显得有迹可循。

真正能反映这种脉络的,当属万科的布局步伐。

2013年10月,万科公告称,以27亿人民币入股徽商银行,并参与其在H股的首次公开发行。2015年6月,万科与鹏华基金合作,发行国内首只公募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鹏华前海万科REITs”。2016年8月,万科入股网贷平台鹏金所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从银行到基金,再到互金,代表了房企对金融领域布局的三个阶段,也反映出企业对金融业思路的变化。”某不愿具名的金融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房地产企业是银行的传统“大客户”,后者为其提供融资、授信等服务,早期布局银行,说明企业主要在融资层面有所考量。基金、信托等是基于不动产的金融服务,反映出企业对资产证券化领域的兴趣。互联网金融则是新兴领域,房企布局的背后,更多带有战略投资的意味。

根据国外的经验,传统房地产企业的转型方向,即是从传统的开发销售模式,转向资产管理模式,因此资产证券化(第二阶段)的尝试最受关注。

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地产开发模式上,一直有两个思路,一种是“重资产、轻运营”,这是典型的中国开发商模式;第二种是“轻资产、重运营+金融资管”,这是金融界和资本市场最推崇的模式。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