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通和、毓承合并降低成本 全民PE潮下的规模冲动?

2017-05-27 09:10:0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

近几年,由于行业成熟度变高、政府引导基金大量参与等原因,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内的基金数量和基金规模正快速增长。证监会5月11日披露的数据显示,股权创投类私募基金截至4月底管理规模近5.6万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19%。

在新基金不断涌现的硬币背面,则是诸多小基金关门谢客,也有投资机构在酝酿合并。

5月18日,通和资本与毓承资本联合宣布,两支团队将进行合并,组建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基金。新投资机构的中文名为“通和毓承”,合并后的管理资金规模达55亿人民币,并将在近期启动募集新的人民币和美元基金。

在投资机构泛滥的当下,市场已经进入优胜劣汰阶段,是否会如其他诸多行业的并购潮一样,投资机构的合并会否成为新常态?什么情况下机构合并是最佳状态?其中又存在何种阻力?

降低运营成本、扩大管理规模

据了解,通和资本与毓承资本此前就有合作关系。针对此次合并,通和资本在官方声明中表示,通和在中国本土的风险投资专注更深,而毓承在美国市场的创新型早期投资机会上触角更广。双方的高层管理团队相信,中美同时驱动及规模化将创造更好的投资价值。

合并或难成群体行为

私募股权机构近几年不断变多,未来会否像互联网创业公司一样,由“千团大战”最终变成几家巨头合并主宰市场?

王晓旭认为,私募股权机构的合并不能简单地类比创业公司的合并。创业公司往往希望通过合并形成行业垄断,或者通过合并把资产和收益规模做大,达到IPO的准入要求。但私募机构市场准入牌照并不难申请,行业内也很难形成垄断,主要还是看各家机构的募资能力和管理能力。

“私募机构跟律师事务所很像,都是合伙人制的。律所曾经有一阵合并潮,但后来大家发现理念不合,还是分开了。私募行业也一样,更多还是强调人和,经营理念的一致性,所以合并不会成为行业内的群体行为。”她说。

王晓旭认为,机构合并后的劣势表现在,容易产生团队内耗,毕竟私募行业不是以人多取胜的。甚至有些机构合并之后,因为管理理念冲突又进行了拆分。

谢作强认为,相同币种、相同行业、相同基金属性、相同基金激励政策下的机构合并是相对理想的。合并过程中主要的阻力则来源于两个团队的利益分配、业务分工以及各自团队文化的磨合。

其实,相比于私募机构的合并,有募资和管理能力的合伙人从大机构出走另立门户,在近几年反而更加常见。如红杉资本原副总裁曹毅创立了源码资本,IDG资本原合伙人张震、高翔及副总裁岳斌共同创立了高榕资本,君联资本原董事总经理刘二海成立愉悦资本等。

由于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周期较长,通常在八年左右。合伙人出走后,其以往所投项目的投后管理工作,往往成为交接重点。有私募股权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合伙人如果离开原有机构,任职时所投项目通常不太好带出。如果合伙人的投资业绩特别突出,可能会跟老东家谈判,另外签一份管理服务合同,继续做任职时所投项目的投后。这种情况下,合伙人所收的管理费通常需再跟老东家协商。

同样在医疗健康行业,源星资本在去年从纪源资本拆分出来。源星资本董事长、管理合伙人卓福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投资机构和企业一样,分分合合是常态,一切都由市场规律主导。但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整体呈现由单元、小型、分散走向多元、大型、集中的趋势。

最近两年,医疗健康领域新出现了许多新基金。卓福民认为,相对TMT领域而言,健康医疗领域似乎还没有经历过泡沫破灭的痛苦。但经济规律的本质是一样的,供求关系的天平目前还算平衡,如果一旦失去平衡,市场自然会推动新的资源整合,分分合合也是新陈代谢。

“健康医疗行业的专业性比其他行业会更强一点,特别是医药行业,新药的研发时间非常长,失败的概率也比较高。所以我预期在未来十年的周期里,分分合合的概率也会更高。”卓福民说。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