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张宏伟:盲目自救不可取 将全国范围推96333电梯救援应急平台

2015-09-25 18:10:06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电梯,几乎成了我们每天都需要接触的“交通工具”,无论是上楼下楼,还是进出地铁……几乎成了现代建筑的“标配”。然而,每一起电梯事故的现场,无不让旁观者触目惊心,“电梯吃人”的惨剧频发,也使得网络上与电梯相关的谣言甚嚣尘上。

怎么科学乘坐电梯,如果被困电梯该如何自救呢?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今天我值班》邀请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电梯处处长张宏伟做客直播间答疑解惑。

之前的报道分析了一下电梯的质量安全的一些主要方面,尤其是一些具体原因,都涉及到哪些层面,数据显示,违规救援对于乘客造成的伤害达到了45%,近一半。何为违规救援?如果正好自己带着器械,或者物业人员参与帮忙,算不算是违规呢?

在回应这个问题时,张宏伟处长指出,由于实施电梯救援风险较大,需要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维保人员,以及像消防官兵这样专业的人员来完成施救工作,像普通乘客,物业管理人员、保安等非专业人员,千万不要盲目实施救援,曾经因为盲目施救,有深刻的教训。

张宏伟处长给出了几个例子,第一个是发生在2014年7月海南省某小区的例子,面对突然停电的电梯,有三人困在其中,于是这三个人就用随身携带工具撬开电梯门,进行自救,结果就一个人爬下来时,不小心坠入井道身亡。

第二个例子也是发生在2014年11月份,大连市某小区,同样是电梯把人困在里面,这时电梯物业管理及保安,赶施救,但因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打开电梯的厅门和轿门之后,因为轿厢和地面不平,被困人员从轿厢里往外爬的时候,从下面的空隙掉到井道里死亡。如果在这个时候实施专业救援,会先使电梯平层,这样受伤害的情况就可能不会发生。

所以大家应该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了,盲目自救是不可取的。

如果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停电,被困在电梯当中,或者是电梯下滑的情况,正确的处理方案应该是什么样的?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相对来说会比较紧张,这时该怎么办呢?

张宏伟处长给大家支招,张宏伟指出,这种被困电梯里紧张心情大家都能理解,但是越到这个时候,我们越要为了自身安全保持镇定。

同时,尽快找到轿厢里一个报警的按钮,这个按钮其实大家在轿厢都能看到,就是有一个警铃或者电话的标志,或者轿厢里都留有一个值班电话,可以用手机拨打这个电话,和我们电梯值班人员联络,与此同时,除了联络以外,张宏伟处长特别提醒大家,其他事情都不要做,只要耐心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尤其是切勿自身强行扒开门,实施自救,往外自行逃生。

针对施救时间,也需要关注一些特别的规定,比如也许大家关注到四川省新出台电梯规定,乘客被困电梯五分钟后必须得到救援。作为乘客,也许会有担心这个规定落实起来,是否会有一定难度,如果出现问题,有没有靠谱的正规的救援方案,能够立刻得到求助?

对此,张宏伟处长指出,对于被困电梯这种紧急情况,规定救援时间5分钟内并不过分,但实际工作中的确有一些电梯管理和单位责任不落实,没能24小时值班。

质监部门在突击检查时,也发现当按下呼救按钮时,有值班室是没有人应答的。为解决这个问题,像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近年来就试点建设一个96333电梯应急处置和服务平台,然后建立一个三级救援体系,如果乘客困梯后,就可以拨打96333服务电话,值班人员将首先协调使用维保单位尽快施救,如果维保单位不能及时到达,会协调最近一个电梯联合救援站实施救援,这是二级。如果还不行,就要协调公安消防,保障能够及时救援。

截至今年七月份,全国已有六个省开通电梯应急专用呼叫号码,像杭州、南京、广州、西安等11个城市,建成并运行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另外其他城市也在政府支持下,积极建立应急服务平台,为大家提供及时的救援服务。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开通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的11个城市,通过该平台处置电梯各类故障一共2.3万多起,其中困人故障1.1万多起,解困乘客2.2万多名。11个城市平均每天要处置电梯困人故障64起,解困乘客128名。数据统计显示,如果维保单位不能够及时到达,通过此平台,协调最近救援站实施救援,平均15分钟可到达,再用5分钟进行施救,这样一来,大幅缩短救援时间, 也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原标题:张宏伟:盲目自救不可取 将全国范围推96333电梯救援应急平台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