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中信证券遭查 扫毒风暴再起

2015-09-16 08:39:25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论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日趋活跃,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也呈现出多发态势。对此,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

叶檀: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内幕交易的空间比较大,此前的惩罚是不严厉的,而且它的传导链条很长,从券商到上市公司然后到这些咨询人都可能产生内幕交易,内幕交易在监管的时候又特别困难,有的时候甚至有监守自盗的行为;第二个是因为内幕交易的过程当中法律保障是不严的,比如说在举证倒置方面其实做得不好,虽然有这个举措;另外一方面,集体诉讼制度也没有出来。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则提出,这是因为国企在国内上市公司中占比较大,同时也是内幕交易的多发区。

尹中立:中国60%以上的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所有行为因为都要受到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的审批,所以它的重大订购、项目,在论证、审批的过程当中,事实上就让很多股市的投资者,有可能得到一些内幕交易的信息。

内幕交易如何禁绝?

不久前,中信证券、《财经》杂志社、证监会有关人员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一事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财经》杂志社记者王晓璐因涉嫌伙同他人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证监会工作人员刘书帆因涉嫌内幕交易、伪造公文印章、受贿等犯罪,于8月30号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此外,中信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董事总经理徐刚,执行委员会委员、金融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威,金融业务部负责人房庆利,另类投资业务部总监陈荣杰等4名高管因涉嫌内幕交易,也于8月30号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内幕交易到底应该如何防范、如何杜绝?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二是提高监管执法水平。

赵锡军:第一,要从制度的建设和规范这方面做起,你要发现哪些在制度的设计上还有待于完善,有没有漏洞,涉及到内幕信息的发布、传播、处理,有没有更加完善的可能性;第二,对于证券领域违规违法事情的司法处理能力,从法律环境、执法环境和能力建设而言,应该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要能够比较快、比较专业的发现问题,然后很快的侦破、确定责任。

财经评论员叶檀则建议,赋予广大投资者集体诉讼权。

叶檀:监管内幕交易,它的成本是很高的,所以给广大的投资者集体诉讼的权利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所有的投资者都会成为内幕交易的监管者,相对来说,它监管的层面比较低、监管的眼睛比较多,那比政府单方面监管恐怕是要好得多。

评论:打击内幕交易,还须全民皆兵

内幕交易等于出老千。一个牌局,有人知道大家的底牌,知道接下来会发什么牌,如何保证游戏的公平?

近期,证监会向公安部门集中移送了22起涉嫌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非法经营等犯罪行为的案件。其中,内幕交易达7起,不少涉及证券从业人员。今年以来,证监会正式启动刑事移送程序的案件总数已高达近50起。

这些年来,监管力度在加强。去年,60多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这一次,中信证券多名高管被查,彰显了证监会对内幕交易零容忍的决心。

但是,因内幕交易受到查处的毕竟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蟑螂还躲在阴暗角落里。蟑螂猖獗,广大散户是最大的受害者。要抓到更多更大的蟑螂,赋予广大投资者集体诉讼权,对内幕交易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是一剂良方,而鼓励大家积极举报内幕交易也不失为监管的一个良策。美国证交会对举报内幕交易信息有效、执法后处以100万美元以上罚款的举报人,奖励10%—30%的罚金分成。去年,一名举报者曾因此获得过3000万美元的奖励。为了保护广大股民的权益,用利益来制衡利益,监管者省力,股市出千者想全身而退将会更难。

原标题:中信证券遭查 扫毒风暴再起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