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古驿道上的千年古村

2015-09-15 02:30:09 来源:新华网

评论

\

9月14日,皖赣主流媒体记者在安徽省休宁县鄣源村采访。该村是皖赣古驿道上遗存较为完好的“千年古村”,风景秀美,民风淳朴。本报记者 林君摄

开栏语:驿道,中国古代陆地交通主通道。在江西和安徽之间有一条驿道——皖赣古驿道,沟通两省乃至华东的商贸联系。如今,尽管驿道原有的功能已经丧失,但是它曾经辉煌的历史、沉淀的厚重文化不会消散。

为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皖赣主流媒体记者从黄山休宁的千年古村鄣源出发,深入挖掘皖赣古驿道沿线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古驿道沿线区域的旅游文化价值。

石板路穿村而过,把鄣源分成了左右两半。虽然古旧,可是在几百年前,这条宽约两米的石板路,曾日行商队数十支,瓷器、茶叶穿村而过。

9月14日,皖赣主流媒体“探访皖赣古驿道”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安徽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鄣源村。

走进古驿道旁的千年古村,首先迎接来客的是村口由石墙围筑而成的门洞,溪水在此川流不息。“这就是徽州水口。”与记者同行的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陈瑞说,水口文化带有徽州古村落的典型特色,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

徽州水口有四大要素,这就是山、树、水、路。山——一般遵循前有朝阳山、后有倚龙山、溪水似玉带,体现“狮象把门,园林镇口”。山,要重形定势,旨在龙脉。古书曾有这样记载:“山肥人肥,山厚人厚,山瘦人饥,山清人秀,山浊人迷,山顺在孝,山逆人亏”;树——重翠养气,水口林是聚集村中旺气的屏障,多以银杏、槠树、松树、榆树、樟树等为主,力求达到“绿树村头合”的境界;水——溪水清澈源源不断,则是水口布局中最重要的灵魂。古徽州把水当作是财富玉气,为了留住财气,在选景位置上常以“桥”镇守,辅以亭、堤、塘、树等镇物,使水口散发出浓浓的人文气息;路——全部用青石板或状元红麻石板铺盖成的两米宽左右的道路,从村里沿溪、河、山一直通向外面世界,一代一代的徽州人,就是从这里开始他们的辉煌人生,创造了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商、徽剧……

本报记者 钟端浪

原标题:古驿道上的千年古村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