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一张物联卡有效管理“人、房、车”——温州引入物联网技术提升社会治安管理能力

2015-09-04 10:15:05 来源:新华网

评论

新华网杭州9月4日电(记者谢云挺)当前社会治安难管的流动人口、出租房等问题,在浙江温州已不再是难题。温州市公安局引入物联网技术建立起“人、房、车”的安全感知体系,通过一张物联卡,将量大面广的“人、房、车”问题有效管理起来。

难题要突破 关键在创新

据了解,温州11个县(市、区)有在册流动人口350余万,其中70%以上居住在全市58万余间出租房屋内。全市有125万辆电瓶车,2013年共接报电瓶车被盗案件2.9万起,日均近80起。

“‘人、房、车’的管理,是当前治安管控的难题和薄弱环节。”温州市公安局长黄宝坤说,流动人口管控不实、出租房屋监管困难、电瓶车被盗案件多发。“要破解治安基础管控难题,治理思路和手段亟须转型升级。”

从2014年初开始,温州市公安局引入物联网技术对“人、房、车”等治安要素进行物联万家的关联建构,推进实施“以卡管人、以卡管房、以卡管车”为主要内容的物联网治安管控工作模式,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经过一年实践,温州市实现了对流动人口活动轨迹实时掌控和疑点“零遗漏”,通过物联网应用抓获了违法犯罪嫌疑人1097名,电瓶车被盗案件大幅下降。

“小小一张卡,妙用在其中”

“温州通过制发流动人口智能居住证(E居卡)、建设出租房E居卡智能门禁和对所有电瓶车安装射频识别防盗卡,在全市构建起‘人、房、车’物联网治安管控体系。”温州市公安局基层基础支队支队长黄挺义说。

在温州市平阳县一家电瓶车经销店,记者看到商家正在给一购买者在电瓶车身内部安装形似火柴盒大小的装置。当地民警介绍说,这个小装置就是射频识别防盗卡,装入后很难拆卸。“一旦电瓶车被盗,警方将报警的该车数据输入物联网运管平台,当该车开到或运到侦测天线基站附近,就会自动报警。”

“目前已在全市设立4000多处固定侦测天线基站,并配套一批车载移动基站,形成覆盖全市的电瓶车防盗追踪网。”温州市公安局基层基础支队副支队长温剑峰说,一个基站设置投入不足2000元,除了用于电瓶车防盗外,还可不断加载信息实现拓展应用。

记者调查发现,电瓶车加装射频识别防盗卡受到市民欢迎,也有效实现对所有电瓶车的登记备案。推出不到半年,全市就有124万辆电瓶车加装了识别防盗卡。带来的效果是,全市电瓶车被盗案件应声而降,从原来日均被盗80起降到日均不足20起。

温州市通过免费换发有身份识别功能的“E居卡”(智能居住证)替换过去流动人口纸质的居住证,来实现“以卡管人”。对全市群租房、群租小区和出租散户的房屋分类建设智能门禁系统,进入出租屋者必须刷卡,有效实现了“以卡管房”。

在温州龙湾区浦州街道天鹅湖小区,记者看到这个外来人口集聚区,所有楼房安装了智能门禁。浦州街道派出所副所长黄希祥告诉记者,居住者在入门刷卡的同时,其信息已传到了公安物联网运管中心。

创新实践提供借鉴样本

记者调查发现,温州通过全面系统推进“人、房、车”物联网安全感知体系构建,不仅把过去已建成的视频监控等技防资源整合起来发挥倍增效用,而且可以陆续推出各种新型应用,给百姓带来方便和安全感。

“针对零散出租房的管理问题,最近温州又开发出物联传感新型应用。”温剑峰说,承租人必须输入自己身份证和手机号扫描二维码才能办理承租手续。警方只要管住房东就可以有效管理散落在出租房的流动人员。

“在‘互联网+’和大流动的社会环境下,物联网治安管控适应这一变革需要。”黄宝坤说,管住了“人”和“房”,就掌握了基础管控的主动权,把数量庞大的电瓶车管起来了,案件防控就有抓手。

原标题:一张物联卡有效管理“人、房、车”——温州引入物联网技术提升社会治安管理能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