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由茅盾文学奖说到上海书展

2015-08-19 13:16:45 来源:新华网

评论

■吴为忠

关于阅读和书,最近有两个热点。一是茅盾文学奖揭晓,二是上海书展开幕。由两个热点想到了一个老话题,如何进一步提升读者对长篇小说的阅读兴趣。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日前揭晓。经过评委会六轮投票,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苏童《黄雀记》5部长篇佳作最终胜出。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作家金宇澄凭借《繁花》获奖,这是继王安忆的《长恨歌》后,上海作家再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繁花》在沪上知名文学期刊《收获》首发,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目前销量已近30万册,创下近年纯文学作品畅销纪录。

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这就是获奖作品还存在着曲高和寡的问题。圈内以及媒体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一般读者,尤其是年轻人。笔者问过周边的许多80后和90后,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看过这五部作品,有一种陌生感。

获奖对于作家与作品的最大意义,不是获得奖杯和奖金,而是引起更多读者的阅读兴趣。当下的阅读市场,纯文学的确不是主流,但并不意味着,读者已经丧失了寻找佳作的动力与本能,获奖作品要推广介绍,要有人看,要让它们真正进入人们的精神生活。

今年书展有500余家出版单位参展,图书品种超过15万种,书展期间举办的各类阅读文化活动超过700场,近千位中外作家、学者和各界名人汇聚上海。今年书展不仅倡导“多读书”,更倡导“读好书”,倡导“静心读书”、“深阅读”及“开卷有益”的阅读。

“文学乃是人学”。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使人们对其反映的现实感而动之,抚而慰之,宣而泄之,激而奋之,使之灵魂得到升华与净化。上海不仅是久负盛名的出版重镇,更是文人汇集之地,茅盾的《子夜》就诞生在上海。书展不仅是上海的文化名片,而且正成为全民阅读的助推器。“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优秀书籍充满的智慧魅力正对应着人们的精神渴求,“观乎人文,以化成为天下”。我们要做好“化”字这篇大文章。

原标题:由茅盾文学奖说到上海书展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