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我的姑娘没回来”

2015-08-19 06:24:52 来源:北京青年报

评论

\

日本遗孤的代表向还健在的中国母亲赠送礼物

\

李淑兰是还健在的一位中国母亲,已年过九十

\

一位仍然留在中国生活的日本遗孤,向记者展示当年她的日本母亲给她留下的书信

\

日本遗孤们想起了以前的岁月,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

日本遗孤来华感念中国父母养育恩 九十岁老人李淑兰遗憾未见到女儿

舞台上响起低沉的音乐,预示一场毫无准备的逃亡。穿鲜艳和服的日本小女孩,被仓皇的人群裹挟。转瞬,和服被花棉袄棉裤替换,音乐轻快起来……

2015年7月12日,在哈尔滨南岗区政府院内三楼礼堂,73岁的中村惠子及同伴们试图用舞蹈,还原70年前历史的“真实面貌”。

快结束时,台上的人潸然泪下,台下多名观众也红了眼睛。

舞蹈的名字叫《中国妈妈》。表演者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日本遗孤。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在日本军队撤退和遣返过程中,约有4000多名13岁以下日本孤儿被遗弃在中国,被中国人抚养长大。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多数遗孤回到日本。中国养父母被迫与孩子分离,终生牵挂着他们。

2015年7月12日,24名日本遗孤及其家人组成的“日中友好之会感恩团”来到哈尔滨,感念中国养父母的恩情。这是他们继2009年以来,第二次组团访华。

70年了,如今还健在的中国养父母,哈尔滨仅剩7人,且年龄均在90岁以上。中国养父母这个群体正走向消逝。

“我们有义务向年轻人讲述那个时代的历史故事。”日本NPO法人“中国归国者及日中友好之会”理事长、感恩团团长池田澄江将之视为报恩的一种责任。她说,日本是祖国,中国是故乡。

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大泽勉表示,在70年前的那段困难时期,中国养父母们没有顾忌自身生活的艰辛,收养并精心培养了日本人的孩子长达数十年,这些养父母的行为让人感动。

“那小模样,我不收养(她)就可能死了”

在位于哈尔滨长春街198号的简易楼房里,90岁的李淑兰老人翻出养女曾从日本寄回的一叠照片。自1996年最后一次见面,照片成为她思念女儿的唯一出口。后来,女儿失去音信,她听说得了抑郁症。

李淑兰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养女的场景。刚从难民所出来,5岁的孩子骨瘦如柴,耷拉着脑袋,胳膊几乎同大人拇指一般细,身上还爬着虱子。

她的日本母亲比划了半天,大意是有4个孩子,已无力带这个最虚弱的女儿回国,希望李淑兰能暂时收留她。那是1945年8月,日本已宣布战败,关东军仓皇撤退,日本开拓团团民被日本统治集团及关东军所抛弃,只能四处逃亡。

“她可能觉得孩子跟着我们不会挨饿。”李淑兰同丈夫当时在长春街133号开粥铺、卖包子。夫妇结婚4年,未生育。

“国家之间的事情咱也想不了那么多,当时也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李淑兰夫妇遵从质朴的人道主义观念,收留了小女孩,并给日本妇女200元(伪满洲国货币),作为回国路费。而当时卖一个包子,仅赚几分钱。

被问到为何收养侵略者的孩子时,李淑兰老人说,就是见孩子可怜,只想着把她救活。“虽然日本侵略过我们,但他战败了,咱不能欺负他们(平民)。”

李淑兰很少跟人提及,她本人就同大女儿命运相似。一岁时被寡母送人,养父母待她一直视如己出。甚至最困难的时候,养父宁愿亲生儿子寄养在弟弟家,也要把养女拉扯长大,直至出嫁。

李淑兰夫妇把池边顺子领回家,取名田丽华。靠着喂米粥,搭配牛奶、饼干,孩子的身体慢慢有了起色。

哈尔滨市红十字会日孤养父母联谊会会长胡晓惠介绍,日本战败后,像田丽华这样被中国人收养的日本遗孤约有4000人,绝大部分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最多,光哈尔滨就有240多名。遗孤大多来自日本向中国侵略性移民的“开拓团”家庭。

吉林长春的李淑贤夫妇也曾收养一名日本遗孤,取名徐桂兰(日本名青山百惠)。李淑贤曾在怀有五六个月身孕时,到日侨聚集区卖鸡蛋,被日本兵狠踢肚子而流产,自此落下不孕的病根。1945年,邻居从长春火车站前的垃圾堆捡回一个流浪的日本小女孩,告诉李淑贤夫妇,如果没人收留,孩子会饿死。

在多年前的一次受访中,李淑贤曾描述当时的矛盾心情,“当我一看见日本孤儿的那小模样,我不收养(她)就可能死了,于是,以前的仇啊恨哪,都忘到脑瓜后边去了。”

胡晓惠称,当时收养日本遗孤的,绝大部分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有城市工人,也有农民。

刚来到新家时,田丽华只会说日语,李淑兰一个词一个词教她中文,从“筷子”、“桌子”等简单的日常词汇学起。

李淑兰家所居住的大院,有多家邻居都收养了日本遗孤,大女儿并未因为特殊的身份而受到歧视。她听说,有的日本遗孤在学校里会被同学喊“小日本鬼子”,但自己的女儿从未遇到过这种歧视。在她眼里,女儿很听话,邻居们都会主动照顾她。

此后,李淑兰同丈夫又生育了6个孩子。家里最困窘的时候,被芯都掏出卖掉,即使这样,他们也尽量不让女儿受委屈。

1958年,田丽华参加工作,搬到单位的单身宿舍,每月工资33元钱。老伴儿曾想让大女儿贴补一下家用,立刻遭到李淑兰拒绝。她盘算着,女儿应该经济独立,过更好的生活。

“父母的爱是没有国界的。”中村惠子操着流利的一口东北话,回忆养父母的恩情。1945年,吉林延吉城市贫民姜瑞芝、汪素珍夫妇,从难民所收养了两名日本遗孤,一个是3岁女童,后取名姜恩光(日本名中村惠子),另一个为七八个月大的男婴,取名姜恩庆。

为了养活两个孩子,养父母要做多份工。中村惠子记得,养父当时年纪大了,仍拉着板车走街串巷给人家送煤,后来还缝草袋子、打更、看守陵园。养母则织毛衣贴补家用。在东北,冬天的夜晚极为寒冷,姜恩光醒来看到养母还披着被子,一针一线织毛衣。

就这样,养父母含辛茹苦,把她供到中等师范学校毕业,把弟弟供到了大学。

教师出身的中村惠子,看重实事求是。她也听说过,有的遗孤确实受过苦,由于各种变故,有的孩子被养父母转送给其他人家,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创伤。但中村惠子强调,自己是很幸福的,因为爸爸妈妈省着吃喝,留给他们姐弟俩。而本次感恩团中,好几名遗孤都是爸妈的“小宠儿”,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

“父母养育我们的恩情不能忘。”中村惠子眼里噙着泪。

原标题:日本遗孤来华感念中国养父母 90岁老人:我的姑娘没来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