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推进福建渔业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

2015-08-17 23:16:30 来源:新华网

评论

渔业生态养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产方式,以生产绿色(有机)水产品和无公害水产品为特色,以追求经济、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在传统养殖、加工和运销等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渔业科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渔业经济模式,是水产养殖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方法。福建是渔业大省,2014年水产品总产量达695.98万吨,居全国前列,全省水产品出口创汇超过53亿美元,持续居全国首位。近年来,我省水域污染,渔业资源衰退,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渔民转产转业滞后,渔业食品质量和安全等问题困扰渔业的健康发展。加快发展我省渔业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福建在渔业养殖方式、行为和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一是鼓励推广生态养殖模式,主要是发展无公害养殖基地以及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通过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带动周边养殖户进行健康养殖,规范养殖生产,杜绝违禁药物的使用,减少药物残留,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符合卫生标准、无药物残留、安全放心的水产品。二是实施科技兴渔。建立覆盖县乡的技术推广网络,采取示范带动、巡回指导、定期培训等多种途径,积极推广渔业“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肥料、新农药)项目,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渔业生产力。三是规范海区渔业养殖和生产行为。我省渔业部门制定出台海水养殖规划、水域养殖规划,强化养殖水域管理,打击违法渔业行为。四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

福建渔业生态养殖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重视和扶持力度不足。渔业养殖由于养殖环境限制和自然极端天气影响,渔业生态养殖的投资成本大、风险大,一些水产企业和养殖户存在重视产量而忽视质量的行为。政府在项目扶持、资金引导、技术指导等方面存在不足,一些养殖户反映在申请银行的渔业贷款、申请养殖发展用地等方面有较大难度。二是基层技术服务力量和渔业基础设施薄弱。县级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少,缺少试验基地,无法提供有效技术支撑。渔民生态养殖技术和经验不足,渔民的环境保护和法律意识也较淡薄。三是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足,渔业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有待完善。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福建渔业生态养殖业发展。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生态养殖技术创新。政府应加强同科研院所以及相关生产企业合作,推动生态养殖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一是应加强各类环境样品中污染物分析方法与水质、底质、生物体污染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二是加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和渔业灾害预测、预警技术研究。三是加强水域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技术研究,强化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四是加强水产养殖容量和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建立生态养殖和综合养殖模式,提高水产健康养殖水平。

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政府应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养殖水域,调整水产养殖产业结构,引导养殖户转变重数量轻品质的观念。合理界定养殖资源产权关系,建立健全海域使用权流转机制,大力推行水产养殖产业化。重视渔业基础保护,大力推进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以及养殖证制度建设,推动建立健全渔业水域和渔业资源占用补偿制度。加强渔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加强渔民专业技术培训,让更多渔民学习和掌握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把优势养殖品种作为重点,推广标准化生产,建立良好操作规范,加强生产源头管理,完善生产环节记录制度。

加大渔业生态养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政府要结合生态养殖,进行合理的项目资金配置,加大对渔业生态养殖的支持力度,成立专项扶持资金。加大金融、土地使用等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对渔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推动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与金融部门协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政府筹措资金设立渔业生态养殖扶持基金,支持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企业。安排财政专项风险补偿资金,与银行开展合作,开展相关渔业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

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广健康养殖模式。一是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对已污染的水域要进行积极治理并严格控制新的工业污染源,任何单位排放的污染物质进入渔业水域,必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二要避免沿海及海上重大工程造成的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工程单位应在施工前对环境进行科学调查,而且必须先征求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部门意见,同时还应负责对生态环境、渔业资源进行整治和修复。三是合理规划养殖面积及品种,建立渔业用药限制及养殖废水排放标准。政府在制定本地发展规划时,要合理调整工业布局,避免因水域沿岸工业布局不合理而造成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四是牢固树立生态理念,处理好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继续大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指导养殖渔民合理控制养殖容量,科学投饵和用药,减少渔业自身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鼓励发展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等健康、集约的养殖方式。五是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力度。推进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场建设,发展休闲渔业,充分发挥渔业的生物碳汇功能和净化环境功能。建设布局合理、竞争力较强的研发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逐步打造完整的渔业生态产业链条。加强闽台协作,推动两岸水产学术交流和渔业合作,共同保护渔业生态环境。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加强对渔药使用和养殖废水排放的监管,增强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加强水产品的食品卫生检查力度,加大对渔药滥用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健全渔业生态养殖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完善的渔业环境保护法律制度,防止渔业环境污染。加强渔业执法管理,成立污染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急调查组和应急专家组,规范污染事故调查、处置程序,加大处罚污染企业力度。

(作者单位:福建调查总队)

原标题:推进福建渔业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