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四川中医越洋问诊加拿大 为处方生字标注音

2015-07-24 10:13:42 来源:华西都市报

评论

\

张琦在诊室为患者号脉

女工程师患乳腺炎找到成都老中医

23日早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老中医门诊部妇科诊断室外挤满了人。这间6平米的房间,医生张琦坐在桌前,为每一位患者把脉看诊,耐心询问情况。

对于成都市民林成槐来说,这一幕她再熟悉不过了。2014年初,她女儿冉凌从加拿大回国探亲,因右边乳腺发炎找到张琦医生,在外国拖了5个月的炎症,竟在服了几服中药后彻底痊愈。而后来张琦隔空问诊开出越洋药方、生僻草药标注拼音的举动,更是让69岁的林成槐感动不已。

22日上午,林成槐正在家中洗衣服,饭厅的桌上整齐地摞着女儿冉凌的病历本。“10年前,女儿移民去了加拿大,是电气工程师,”林成槐翻开病历本,两年前,女儿的右乳被确诊为肉芽肿性乳腺炎。

“她之前一直没在意,等到化脓了才发现,那时又痛又胀。”林成槐说,女儿在加拿大多家医院进行了检查,始终未能根治,“她说当地一家医院在为她开刀清脓时,乳管受损,导致右乳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2014年初,冉凌回成都探亲。临走时,林成槐建议她看中医,“因为离家近,我们就去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老中医门诊,找到了张琦医生。”就是这次问诊,让冉凌认定了这位慈祥和蔼的老中医。

网络“隔空看病”医生照样开处方

“张医生看了女儿的舌苔、把了脉,然后开了10服中药,她带回了加拿大,”林成槐回忆,女儿回到加拿大后,服用了中药,无意识发现右边乳房的包块消失了,没有再复发。

直到今年一月,冉凌当上母亲,感觉左乳房肿胀,有刺痛感,晚上炎症加剧,加拿大当地医生诊断左边乳腺炎症。

“她给我打电话说,左边乳腺出现炎症。”林成槐再次找到张琦医生,由于女儿无法回国,但乳房又出现了炎症需要治疗,“当时张琦医生说带够四种东西,就能开处方。”

而这四种东西,分别是舌苔照、病情自述、病历本和历次处方。于是,冉凌在看病前一天早晚,各拍一张清晰的舌苔照片;并将以前患病经历和吃药情况写在纸上,与照片一并传回国内。2015年5月5日,张琦第一次为冉凌隔空开了处方,家人把处方拍下来,通过网络传到加拿大,再由冉凌在当地买中药熬。担心国外买错药处方单上标注拼音

在林成槐的印象里,张琦是个非常细心的医生,细致到连处方上的生字也会标注拼音,避免拿错药。

林成槐说,第一次在国内拿药时,张医生的处方写得很潦草。今年再次问诊时,考虑到患者远在加拿大,怕字迹潦草,当地药房无法辨认,第二次的处方单写得很工整。林成槐翻出当时的处方单,娟秀清新的字体,一些生僻字上还标注了拼音,方便辨认。

“当时开完处方,张医生还问我认不认得到字,怕女儿在国外,认不到处方单上的字就没法拿药!”林成槐回忆,当时她当场把处方上的中药都念了一遍,有种少见的草药,张医生专门做了书面解释;而对于如何煎熬、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等细节,张医生又写了一份详细说明。

“成为一名医生是我儿时的梦想”

每周四上午,张琦都会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老中医门诊部坐诊。这间6平米的房间,一张紫红色的桌子上摆放着脉枕、病历本,门外有不少患者等候。

年近六旬的张琦已从医33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当教授,除了在学校带学生,她还坚持每周三天在门诊部出诊。“我来出诊,是因为我很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当自己能帮别人解决痛苦时,也很有成就感。”

而张琦的医生梦源于小时候母亲的遭遇。她的母亲被坐骨神经痛折磨多年,因为医疗条件有限,病痛折磨、看病困难给幼小的张琦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我就想长大了要当医生,治好母亲的病。”

一位常在这里看病的患者说,张琦上午8点坐诊,常常忙到下午两三点。“她每天好像只接诊25人,一个患者就要看诊十多分钟,非常细心负责,口碑很好。”

原标题:四川中医越洋问诊加拿大 为处方生字标注音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