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王儒林:阳泉被查书记得过且过 认为官当到最顶峰

2015-07-20 13:14:40 来源:山西日报

评论

\

 

7月16日,山西省科技创新推进大会在太原召开。省委书记王儒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小鹏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楼阳生,省四套班子负责同志,法、检两长出席会议。

核心提示:7月16日,王儒林在全省科技推进大会上,部署全省科技创新、全面创新工作。在会上,王儒林特别强调,洪发科是贪腐的典型,是顶风违纪的典型,是为官不为的典型。洪发科在被“双规”之后坦承:“担任市委书记后,认为是当到最顶峰的官了,有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所以,胸无全局,得过且过,用敷衍应付的状态来做工作。”

王儒林 (2015年7月16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是省委、省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全省科技创新、全面创新工作,推进转型发展、全面发展。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科技创新摆到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联系我们山西实际,全省上下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化认识。

第一,科技创新是摆脱资源依赖的迫切需要。我们省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一直没有走出资源过度依赖、增长大幅度剧烈波动的困局。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严峻的现实都告诉我们,走出困局必须靠科技创新、全面创新,使资源型经济焕发新的活力。

第二,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我省不论传统产业转型,还是新兴产业发展,都要靠科技创新、全面创新。一项技术瓶颈的突破,可以带来一个产业的战略性突破;一个重要因素的攻克,可以导致一个产业的重大升级。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第三,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家都知道,德国鲁尔区曾经也是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就是靠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成为欧洲大学最为密集的创新高地,成为世界新经济的典型。在当前我们省经济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要实现转型发展,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潜能,更加需要增强科技创新、全面创新的巨大力量。

二、坚持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们省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低碳创新行动计划和煤基科技攻关指南,科技创新城建设起步,煤基低碳科技重大专项启动,科技投入不断增加,这些都取得了成绩。但是,在调研和座谈中,大家普遍反映,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严重制约我们省发展的主要短板,必须强化措施,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我们省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改革滞后。

一要全面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我们省科技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有限的财政资金分散在15个部门管理,项目小、散、乱、交叉、重复问题比较突出,在科研经费使用中既存在不少违规行为,甚至贪污腐败,也存在“横向”经费“纵向”管理,甚至科研人员用一张复印纸都要领导审批。要建立由科技部门牵头,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通盘谋划我们省创新发展战略,实现科技资源、科技资金、科技项目“三个统筹”。按照“集中资金、压缩计划、聚焦重点”的原则,将33类省级科技计划整合为适应我们省实际的应用技术基础研究计划、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平台基地和人才专项这5类,科技攻关重点要聚焦煤基产业和非煤产业高新技术发展。明年,原则上省级科技计划要按照这新的5个类别进行整合,2017年,全面完成改革,不再保留整合之前的经费渠道。要要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从直接管理具体项目中解放出来,主要是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和监管服务,逐步实现由专业机构通过统一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受理项目申请,组织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对科技经费管理相关政策、办法,要由财政、审计、科技、教育等部门全面认真梳理、修改完善,做到激励而不是制约、激活而不是管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开明渠、堵暗道”,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要要组建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对我省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等提出咨询和评审意见。要建立省级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和科技报告制度,完善科技信用体系建设,实行“黑名单”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特别是严肃查处违纪违规和腐败行为。实践证明,腐败是科技创新的障碍,必须坚决查处。

二要全面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一般情况下,经济落后,实质上是教育、人才落后。必须充分重视我们省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加大对高校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我们省23所本科高校,2014年转让专利成果只有21项,实际收入不足1000万元。客观上,我们省高校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缺少领军人物,全省没有一所“985”大学,这样我们申报重大科技计划,甚至申报院士都受影响。全省23所本科高校有博士生导师714人,而一个中南大学就有748人,而且中南大学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6个,院士17人,而我们全省高校只有2位院士,没有一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办学特色不明显,办学定位偏于大而全,这也由于办学经费主要靠生均拨款,所以高校更乐意扩招成本低的大文大理专业,而培养成本高、我们省又迫切需要的工科人才少。在经济下滑、产业转型升级急需要的时候,这块短板就充分暴露出来了。这些都说明,我们山西长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缺乏对高等教育和人才的依赖,很多积累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我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同志调研座谈的时候,已经明确提出要改革高校科研体制、改革高校科技创新评价考核机制、改革高校学科和专业设置等10个方面的问题,请省委、省政府分管高校的领导抓好落实。

三要全面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省属科研院所是我们省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但是,改革严重滞后,从1999年省里确定16个科研院所改制到现在,16年了,还有近60%的院所没有改制,甚至没有完成工商注册登记。要由省科技厅牵头,相关部门参加,共同研究再启动并完成好改革任务。要探索组建“山西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集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要加大对院所改革的支持力度,彻底解决“中人”退休的收入偏低问题。省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支持转制院所中试基地、技术研发实验平台建设。对转制科研院所承担的公共科技服务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贴,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加快发展。

四要鼓励支持中央驻晋科研院所为地方发展多做贡献。中央驻晋科研院所实力雄厚。比如,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近5年在煤转化等领域承担了国家“973”、“863”计划和中科院重大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546项,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但是,我们对发挥中央驻晋科研院所作用重视不够、服务不够、对接不够,导致许多科研成果在山西研究、在外省转化,“墙里开花墙外香”。要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到中央驻晋科研院所是我们省创新力量的优秀团队,对他们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在项目、土地、资金、人才,以及住房、子女就学等各方面提供全力支持,鼓励驻晋院所与省内优势企业密切合作、合力攻关,建立中试基地和示范项目,发展产业,共享成果。

五要积极促进军地企业院所融合发展。我们省中央军工企业和研究所拥有的科技人员,基本相当于全省高校科研人员的数量,而且科技力量雄厚,与地方也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在与省内企业开展合作、民品生产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深度融合。要把军工院所、企业作为我们省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制定扩大军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合力转型发展,实现军地共赢。

六要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我们省科技资源总量本来就少,又分散在各领域、各部门管理,大型科学仪器重复购买,科技文献、科研数据等为课题组、甚至个人所拥有,不能共享,闲置、浪费严重。要尽快把我们省统一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起来,实现大型科学仪器等开放共享。可以明确规定,今后凡是由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资源必须无条件向社会开放;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项目除保密的内容以外,由全社会共享。还要鼓励民营企业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服务。不仅允许合理收取科技服务费用,对服务好的,还要采取发放创新券、后补助、运行费用补贴等方式奖补。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